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特殊时期

——感天动地的人生故事
《谷文昌传》作者:史怀宝
点击查看原图
        东山县工委民政科科长史英萍在下乡扶贫调查中也发现了这一个问题,她同情这些妇女的遭遇,自己带粮、拿钱帮助这些孤儿寡母,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她一次次找组织,一次次找谷文昌。
  
  到该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谷文昌向上级汇报后,决定对这一问题集中调研。
  
  谷文昌、史英萍和村干部来到礁头村的黄阿婆家里。黄阿婆躺在炕上,双眼吃力地睁着,却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了,谷文昌环顾黄阿婆家里贫苦的状况,询问着黄阿婆家里的情况?
  
  黄阿婆泪眼婆娑地面朝窗外,喃喃地哭喊着:儿啊——亲人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村干部介绍:黄阿婆的丈夫几年前去世了,她的四个儿子,被国民党兵抓丁抓走两个,老人整天对着海滩哭喊,一年多了,双眼哭瞎了,亲人还是没回来。她家是不折不扣的“敌伪家属”。
  
  可是,她家里的阶级成分是实实在在的贫农,老人的大儿子是村里的农会主席,被抓走丈夫的二儿媳妇是村妇联主任,两个人是村里斗恶霸、土改的骨干,这家的情况能算是“敌伪家属”吗?
  
  谷文昌和张治宏、史英萍再一次来到贫困破败的铜钵村,又一次听到亲人被国民党抓丁的那些“敌伪家属”们撕心裂肺的哭声,村干部指着农田里一位背着孩子劳作的妇女的背影说:她公公、丈夫全被国民党抓走了,家里只剩下五十多岁的婆婆和不满周岁的儿子,她家也是敌伪家属。
  
  谷文昌沉默不语,拳头紧攥,百姓的苦就是他的苦,他下决心解决这个难题,决不能让这些百姓遭受双重打击。他提议县工委召开专门工作会议,专门研究“敌伪家属”的划分问题。会议期间,门外传来空袭警报的声音,大家一怔,警报声过后,有干部说:现在是敌对斗争的特殊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敌伪家属划分这一做法。
  
  谷文昌眼睛湿润,激动地大声说:我们东山县12597户,差不多有一半的家庭被拆散,撇下多少白发母亲,新婚妻子,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再算上儿女姻亲、姑表旧眷,盘根错节,蛛网纵横,敌伪家属人员几乎遍布全岛,难道我们要把他们全部推到敌人那一边去吗?

  会议进行了广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