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感天动地的人生故事


谷文昌原名谷程栓,1915年10月15日生于河南省林县西乡坪乡(即现在的石板岩镇)郭家庄南湾村一户农民家庭,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
谷文昌的家乡位于太行山脉的林虑山中,是一座大山环绕的小山村。那时候,没有如今的红旗渠,没有南谷洞水库,没有通往山外的宽敞马路,更没有现在老百姓的富裕生活,旧中国几乎所有的苦难都堆积成大山的形状,以闭塞、贫瘠、干旱和封建落后的形状,将百姓重重地压在群山之下。谷文昌的童年、少年,像这一带的乡亲一样,年复一年地艰难生存。
1923年农历一月,正月十五刚过,母亲给八岁的谷程栓做了一件粗布新棉衣,谷程栓第一次穿上新衣服,他以前几乎全是穿着哥哥的旧衣服。谷玘和领着谷程栓来到村私塾学校,父子俩给私塾老师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从此,谷程栓与周围几个村里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一起识字读书,谷程栓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大好时光,他刻苦勤奋,进步很快,这是他最初的文化教育,也是他后来尊师重教的源头。
为了供孩子读书,谷玘和向富人家借了高利贷,他本想秋收后卖了粮食还债。林县缺水,十年九旱,当年大旱,庄稼歉收,债主上门逼债,还不起债务,债主见谷玘和家穷得掉渣,虚情假意一番,说:让你家老二给我放牛吧。谷玘和万般无奈,仰天长叹。八月的一天,秋风萧瑟,谷玘和来到儿子读书的学校,领走了正在读书的儿子,谷程栓连连说:爹,我要读书,我要读书。泪水从谷程栓眼里流出来。
谷玘和何尝不愿让孩子读书啊,可是,穷人家连温饱生存都难以保证,这书又怎能读下去呢?我们可以想象谷玘和无可奈何的心情,他心不由衷地把孩子拉回学校,拉到富人家牛棚前,从富人手中接过放牛的鞭子。
1929年8月,十五岁的谷程栓给富人家放了六年牛,还清了当年的债务,回到家,跟父亲一起下地,学种庄稼。山风吹黑了谷程栓的脸庞,大山逐渐塑造了谷程栓大山一样朴实的性格和秉性。
天有不测风云,为了给老人治病,谷玘和又向富人家借了高利贷,欠下巨额债务。1933年8月,谷程栓二十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
谷文昌的家乡位于太行山脉的林虑山中,是一座大山环绕的小山村。那时候,没有如今的红旗渠,没有南谷洞水库,没有通往山外的宽敞马路,更没有现在老百姓的富裕生活,旧中国几乎所有的苦难都堆积成大山的形状,以闭塞、贫瘠、干旱和封建落后的形状,将百姓重重地压在群山之下。谷文昌的童年、少年,像这一带的乡亲一样,年复一年地艰难生存。
1923年农历一月,正月十五刚过,母亲给八岁的谷程栓做了一件粗布新棉衣,谷程栓第一次穿上新衣服,他以前几乎全是穿着哥哥的旧衣服。谷玘和领着谷程栓来到村私塾学校,父子俩给私塾老师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从此,谷程栓与周围几个村里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一起识字读书,谷程栓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大好时光,他刻苦勤奋,进步很快,这是他最初的文化教育,也是他后来尊师重教的源头。
为了供孩子读书,谷玘和向富人家借了高利贷,他本想秋收后卖了粮食还债。林县缺水,十年九旱,当年大旱,庄稼歉收,债主上门逼债,还不起债务,债主见谷玘和家穷得掉渣,虚情假意一番,说:让你家老二给我放牛吧。谷玘和万般无奈,仰天长叹。八月的一天,秋风萧瑟,谷玘和来到儿子读书的学校,领走了正在读书的儿子,谷程栓连连说:爹,我要读书,我要读书。泪水从谷程栓眼里流出来。
谷玘和何尝不愿让孩子读书啊,可是,穷人家连温饱生存都难以保证,这书又怎能读下去呢?我们可以想象谷玘和无可奈何的心情,他心不由衷地把孩子拉回学校,拉到富人家牛棚前,从富人手中接过放牛的鞭子。
1929年8月,十五岁的谷程栓给富人家放了六年牛,还清了当年的债务,回到家,跟父亲一起下地,学种庄稼。山风吹黑了谷程栓的脸庞,大山逐渐塑造了谷程栓大山一样朴实的性格和秉性。
天有不测风云,为了给老人治病,谷玘和又向富人家借了高利贷,欠下巨额债务。1933年8月,谷程栓二十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