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市青龙街小学

“三驾马车”促科学种子萌芽

点击查看原图
        “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我们培养的是孩子们的科技兴趣,由此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向往。”近日,济南市青龙街小学校长李秀莲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谈到该校科学教育的“三驾马车”时这样说道。在李秀莲看来,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培养孩子们搞研究、爱创造的兴趣,让孩子们深深热爱并坚持下去,才是最难得的。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芳 见习记者 张柯

  孕育“科技梦”的“三驾马车”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这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圈的共识。为提升学生科技素养,济南市青龙街小学提出了科学教育“三驾马车”的构想。

  “三驾马车”包含智慧团队、智趣学堂、智达实践三个方面。智慧团队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建团队;智趣学堂则是除科学课之外,涵盖科学教育的大单元整合、项目化主题式探究课堂和社团活动;智达实践则是包含校园科技节、科学小实验、科普讲座、科普研学在内的系列实践活动。

  副校长李暖告诉记者,以“科学教育”为抓手,该校已连续举办了16届校园科技节。比如2018年的新时代新展新“帽”、2019年的“纸”爱泉城美、2020年的泉娃“智”造“舰”筑和平、2021年的“声”动泉城、2022年的“飞”向未来、2023年的“水”与争锋……

  “这些科技节主题结合泉城元素与学生日常生活,让孩子们意识到科学原来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学校是发掘孩子潜能的“实验田”,这颗名为“科技”的种子已然在青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目前,青龙街小学获评山东省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并多次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连年在省、市、区各级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21年学校科技节活动还荣获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并收录进优秀科技活动案例集。

  不期然的变化悄然发生

  “去年我做了和水有关的科学试验,现在还记忆犹新!”二年级二班的王子熠说,在去年“水”与争锋为主题的科技节上,她将虹吸原理、大气压强、水的张力这三个现象拍成微普实验短视频,并在班级里进行现场展示。“在做大气压强实验时,我失败的次数最多,所以对这个实验尤其印象深刻。这让我认识到,在科学探究的路上,坚持才有收获。”

  来自该校五年级三班的王墨儒也是在去年的科技节上,设计了水力发电灌溉模型并完成了研究报告。

  “我第一次从网上看到梯田的照片时就在想,如果农田在高处,而水库在低处,那么如何能让低处的水灌溉高处的农田呢?”这引发了王墨儒的头脑风暴。

  据介绍,他一开始想用抽水泵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但考虑到山区户外用电困难,最终他选择利用落差进行水力发电,并在假期里用塑料箱子、水泵和发电机做出了模型。

  科技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非常明显。“子熠小时候其实很害羞,自从拍视频又代表学校参加历下区的科技节后,现在可以和陌生人侃侃而谈,如果不是学校的引导,我还不知道能这样培养孩子。”子熠妈妈说。王墨儒也说,他原来是个比较内向的男孩,现在既爱思考也爱动手。“我现在在学习编程,以后想成为科学家,做出能看病的机器人,让大家远离疾病困扰。”王墨儒说。

  家校共谱科学教育新篇章

  学校不仅在孩子们心里播种下爱科学的种子,更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到科普教育中。李秀莲告诉记者,每年,学校在科技节上除了表彰学生们的作品,还表彰来自于家庭的贡献,不少家庭都被评为“科普家庭”。

  “我一开始并不理解学校进行的科学教育,认为这么小的学生会懂科学是什么吗?”科普家庭之一——王子熠的妈妈王冰告诉记者,直到发现孩子在家里经常提到科学课,并且拥有了主动求知的欲望,这才有所改观。据悉,从一年级开始,王子熠就和父母一起拍摄微普实验,学软件的爸爸提供技术指导,妈妈负责准备材料并学会了视频剪辑。

  感同身受的还有王墨儒的妈妈张冉。张冉告诉记者,平时她和丈夫虽然很忙,但每周末都会和儿子探讨科学课留下的问题,这成了他们一家三口固定且温馨的亲子时光。

  “老师的引导也格外重要。”张冉说,孩子们在项目制作时偶尔会碰到高年级才学到的物理知识,老师会在家长群里给孩子们“开小课”,为他们搜集资料并耐心讲解。“看到孩子在实践中快乐地成长,我们当家长的也感觉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