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平阴县柳锡荣:

40年栉风沐雨乡村振兴路

柳锡荣带村民发展种植产业
点击查看原图
        柳锡荣,1984年任平阴县锦水街道山头村村委会主任,1989年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四十年间,他始终坚持一心为民,认真履职尽责,带领村民走向致富路。在他的带领下,山头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村”等多项荣誉称号,他也获得“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出彩型”好干部等荣誉称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通讯员 王克萌

  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城市更新,必须破旧立新。“拆迁难”一直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扎实推动工作的一只“拦路虎”。而山头村棚改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就有效化解了这一难题。“党员带头,让利于民是根本。”山头村党支部书记柳锡荣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所在。“我们村共有50多名党员,棚改要想顺利推进,党员必须带头当先锋。”柳锡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第一个带头签约并第一个完成房屋拆除。这样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群众的利益,棚改工作也得以顺利推进。棚改结束之后,山头村积极探索智慧社区建设,与中科鲲鹏公司合作,利用网络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实现智能门禁、智能巡查、智能停车、智能安防、智能消防,打造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医疗养老中心、早教中心为一体的“五合一”社区服务综合体。同时,智慧社区建设购入了无人机和无人巡逻车等现代化设备,并超前谋划建设了智能充电车棚,设立650个智能充电桩,居民刷脸就能充电,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杜绝了电动车上楼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岗位业绩突出,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没有多少华丽的语言,也没有过高的学问,就是想着为百姓做点有用的事,不做面子工作。为了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综合考虑山头村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新上了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和山水岸休闲部落”。一产项目是一处投资200多万元的高标准大棚,主要用于种植质量好、无公害的有机水果蔬菜,供前来游玩的市民采摘;二产项目是高标准厂房,进行清香型白酒的罐装和体验消费;三产项目是建设一处小吃美食街,满足前来湿地游玩、大棚采摘、工厂品酒的游客一站式出游需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柳书记紧盯施工现场,实施项目监督全过程,主动邀请对白酒颇有研究的“土专家”进行实地品尝,多次前往泰安、河北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草莓种植技术。目前,“和山水岸休闲部落”已经正式挂牌,项目投入生产。

  情系村民促和谐,发放福利暖人心

  山头村“和山水岸”社区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坚持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从2008年开始在春节时为村民发放福利,米、面、油、大米,到现在已经连续发了16年,中秋节为村民发放月饼,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都能领到600元至1000元不等的补贴,像充电桩、物业费也都全部免费,2023年投入使用的日间照料中心为村里老人提供午餐、娱乐休闲场所,提升他们的晚年幸福感。柳书记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生活的后顾之忧,努力让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让社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打通了党建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柳锡荣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始终在农村一线辛勤耕耘,用实际行动展现担当。在他的带领下,山头村正阔步奋进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