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活字印刷术:方寸间印刻古今

活字印刷术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点击查看原图
        文字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极大地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是世界印刷史上的重大革命。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先导,为世界范围的知识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2010年,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个个活字正如同历史长河中的锚点,记录着人类探索未知,认识世界的每一个脚印。
  
  用活字印刷的思路很早便有迹可循。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活字排印的开始”,但当时未能广泛应用。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即将胶泥高温烧炼制成活字,然后拼合成整版来印刷。
  
  与一种雕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不同,活字可以拆解,反复使用,通过拼合排版,可以用来排版印刷多种书籍,不仅造价低廉而且更容易保存,其工艺流程也较雕版印刷更为复杂。毕昇泥活字的印刷工艺包括如下几个流程:胶泥活字、分韵检索、排字固版、覆纸刷印、拆版归字。
  
  活字印刷术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将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在印刷时,在版型上刷上墨,覆纸,施加压力即可。在连续印刷时。可使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活字的优越性也体现在此。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巨大影响,其对于加快世界各地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起到巨大作用,不仅在东亚有广泛影响,也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在15世纪之后,活字印刷术通过俄罗斯和阿拉伯商人传播到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随着时代发展,古老的木活字、胶泥活字已不再是生产工具,也成为了传承下来的文化载体。在浙江省瑞安市东源村,活字印刷技术历代相承不绝,有明晰的传承历史和现存较大规模的传承群体。如今,仍有百余人的工匠群体使用木活字印刷技术,为浙南闽北地区广大的地方宗族印刷宗谱,促成了中国古老的活字印刷术在当今传承。
  
  汉字之美,形体意蕴,传承千年,余韵悠长。一笔一捺写反字,一刻一划是功夫,活字散落在岁月的骨血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写下注脚。如今,活字印刷作为非遗技艺依旧焕发着光彩,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