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特殊女性”的戒毒故事

        在刚刚过去的“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象征着自立、自强、自信的日子里,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拭去伤痕过往,积极蜕变成长,邂逅美好新生。今天,记者邀您一起倾听山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里这群“特殊女性”的戒毒故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20岁,褪去青涩
  
  “毒品曾让我坠入无边苦海,是戒毒所的科学戒治帮助我重新找到绿色人生的光亮”……新收队中,一场以“蜕变·新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正如火如荼开展。戒毒人员秦芳(化名)激昂真挚,赢得了阵阵掌声。
  
  20岁的秦芳,因吸食“上头电子烟”而被公安机关决定强制隔离戒毒。从小父母离异的她初二就辍学打工,年幼无知的她在KTV领班的哄骗下选择用电子烟来对抗工作疲劳,渐渐地,她沉迷于吸毒带来的快感,从繁花似锦走向了穷途末路。被送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那天,被后来的她定义为新生的日子。一场场知识科普、一堂堂思政讲座、一次次戒治分享,懵懂的秦芳开始明理增智,修正三观。在将近半年的戒治中,国学诵读中能听到她银铃般的爽朗声音,心理绘画团辅中能看到她从容展示戒治作品,趣味运动会中能看到她矫健跨越的步伐。对于强制隔离戒毒,她说心中只有感谢,要用两年的时间跑出“毒圈”,再启崭新人生。

  30岁,重归正途
  
  “报告队长,这是我亲手画的‘柿柿如意’,在女神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把它送给您,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和教导。”
  
  30岁的贾茹(化名)未婚生子,初入所时孩子不足三岁,挂念孩子的她无法安心戒治,暴躁易怒、扰乱戒治秩序等行为不断发生。但队长从未对她丧失信心,并针对她动手能力强、有绘画天赋等特点,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帮助她谋得一技之长,重拾回归希望。在所内警察的耐心教授下,贾茹缝制的金银花香囊美观精致;在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贾茹的内画技艺迅速入门提升;在淄博技师学院数控机床老师的实操教学下,贾茹已能掌握车工、绘图、制作螺旋件的基本要领。
  
  距离贾茹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节日前夕,贾茹收获了一个回归大礼包——由国家人社部门颁发的数控机床证书。收到证书的那一刻,贾茹握着队长的手久久不能松开,啜泣道:“队长,我现在也是可以自力更生的人了,我要用心把孩子带大,偿还对家庭的亏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0岁,透彻领悟

  参加完教育矫正中心举办的“我的人生不设限”三八妇女节禁毒同伴帮扶活动后,蒋玉(化名)哽咽说道:“戒毒路上我曾多次迷茫,但看到曾经有多次戒毒经历的叶雄老师都能戒除毒瘾,我有信心,我也能行。”
  
  40岁的蒋玉,可谓是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人生赢家,女儿乖巧,丈夫明事理,家里经营着人力资源公司和海鲜批发部。在一次与客户聚会中偶然染上毒瘾后,放纵骄奢的蒋玉在毒品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十几年。来到戒毒所后,一次次失望的家人与蒋玉鲜少联系,这也让蒋玉一度认为毒品根本不可能彻底戒除,大队干警经过多次研判,决定在亲情修复上找寻戒治突破口。为此,警察多次找到蒋玉家属沟通思想,为蒋玉制定“家所回归计划”。一封封家书在高墙内外穿梭,一句句关爱叮咛自视讯电话中传来,一次次思念在会见室得以如愿,暖心的亲情,重燃了蒋玉新生的希望,坚定了“我要戒毒,我要重新做人”的想法。
  
  如今,蒋玉重新扬起了自己的生命风帆,并担任起班组朋辈辅导员的角色。在戒治心得中,她这样写道,“醒悟永远都不晚,戒毒这条路,再难我都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