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茅
——“茅台战略”透析


支出项:购粮12万斤,每斤 购 进 价0.0167银元,共2004银元;耗燃料13万斤,每斤0.011银元,共1430银元;用酒瓶2万个,每个0.05银元,共1000银元; 开销工资780银元。以上各项开支共5214银元。
烧房一年的毛利14786银元。
荣和烧房创建时,三家股东共投入600两白银(1银元约折合白银0.7两),以后每年若有固定资产投入,比如新开酒窖和建酒仓,投资也非常有限。比较难计算的是纳税额,民国时期,税种复杂,各类苛捐杂税加起来,总税率为30%—40%。
这笔账算下来,做茅台酒的投资回报率和利润率都非常惊人,就投资而言,基本一年就可回本,而此后的年利润率则为50%—70%。
正因为有那么高的获利率,随着茅台酒的名气越来越大,贵州省内出现了很多做茅台酒的人,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冒出20多个品牌,比如贵阳泰和庄、荣泰茅酒等。在福泉有一个厂,直接就起名叫“贵州茅酒厂”。四川古蔺县的二郎镇,距离茅台镇约40公里,在张广泗疏浚赤水河之后,这里也成为一个繁荣的盐岸码头。1904年,一个叫邓惠川的人开办絮志酒厂,一开始采用的是泸州的杂粮酿制法; 到1924年,见茅台酒名气大了,他便全部参照茅台工艺,给酿的酒起名“回沙郎酒”,酒厂的名字也改为惠川糟房。1933年,木材商人雷绍清集资创办集义酒厂,也用茅法酿酒,有一年,成义烧房发生了一场大火,酒窖俱毁,雷绍清乘机把成义的郑姓总酒师——当时称为“掌火师”——挖来二郎镇,所酿的酒起名为“郎酒”。根据《四川经济志》记载,抗日战争前,郎酒的每斤售价为0.6—0.7银元,虽略低于成义和荣和,但每年的出酒量却有40吨左右,远远超过了茅台镇两家烧房的总和。
到1936年,一个叫赖永初的人涉足茅酒,终于把茅台镇的酿酒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民国贵州商界,赖永初是继华联辉之后名气最大的实业家。1980年,他曾口述《我创制“赖茅”茅台酒的经过》,相关史料较为翔实。
赖永初祖籍福建,他的父亲在贵阳大南门开了一间叫“赖兴隆”的杂货店。
烧房一年的毛利14786银元。
荣和烧房创建时,三家股东共投入600两白银(1银元约折合白银0.7两),以后每年若有固定资产投入,比如新开酒窖和建酒仓,投资也非常有限。比较难计算的是纳税额,民国时期,税种复杂,各类苛捐杂税加起来,总税率为30%—40%。
这笔账算下来,做茅台酒的投资回报率和利润率都非常惊人,就投资而言,基本一年就可回本,而此后的年利润率则为50%—70%。
正因为有那么高的获利率,随着茅台酒的名气越来越大,贵州省内出现了很多做茅台酒的人,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冒出20多个品牌,比如贵阳泰和庄、荣泰茅酒等。在福泉有一个厂,直接就起名叫“贵州茅酒厂”。四川古蔺县的二郎镇,距离茅台镇约40公里,在张广泗疏浚赤水河之后,这里也成为一个繁荣的盐岸码头。1904年,一个叫邓惠川的人开办絮志酒厂,一开始采用的是泸州的杂粮酿制法; 到1924年,见茅台酒名气大了,他便全部参照茅台工艺,给酿的酒起名“回沙郎酒”,酒厂的名字也改为惠川糟房。1933年,木材商人雷绍清集资创办集义酒厂,也用茅法酿酒,有一年,成义烧房发生了一场大火,酒窖俱毁,雷绍清乘机把成义的郑姓总酒师——当时称为“掌火师”——挖来二郎镇,所酿的酒起名为“郎酒”。根据《四川经济志》记载,抗日战争前,郎酒的每斤售价为0.6—0.7银元,虽略低于成义和荣和,但每年的出酒量却有40吨左右,远远超过了茅台镇两家烧房的总和。
到1936年,一个叫赖永初的人涉足茅酒,终于把茅台镇的酿酒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民国贵州商界,赖永初是继华联辉之后名气最大的实业家。1980年,他曾口述《我创制“赖茅”茅台酒的经过》,相关史料较为翔实。
赖永初祖籍福建,他的父亲在贵阳大南门开了一间叫“赖兴隆”的杂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