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水而行
——“茅台战略”透析


然而奇迹并非天赐,它在本质上 仍然是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体现。它有可以追溯的演进轨迹,有内在的商业逻辑和价值模型,它并不存在于理性的认知框架之外。
人是一切的出发点,也是一切的目的地。
即便像茅台酒这样被很多人视为“天选之子”的产品,也是经万难而始成,历百苦方不坠。《妙法莲华经》曰:“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世事修炼,莫不如是。从茅台镇上第一个酿出酱香白酒的工匠,到华联辉、赖永初,再到李兴发、邹开良、季克良,以及今天的经营者们,300余年来,他们捧水而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关于这一瓶酒和那些人,我将从它诞生的第一天开始讲述。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希望你有耐心一直听下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我站在娄山关上,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山间的桂花树。
那是9月初,盛夏刚去,暑气犹在,黔北大山中的桂花却已早早地开了,比杭州的起码早了将近一个月。幽幽的桂花香从某个岩角散出,让人有种猝不及防的惊喜。
在中国的军事关隘名录上,如果没有发生在1935年的那两场战斗,娄山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地处遵义与桐梓的交界,素称“川黔咽喉”。站在山顶眺望,此处山陡岩多,地势狭隘,攻防双方一旦打起来,几乎谈不上什么高明的技战术,拼的全是一股不怕死的狠劲儿。
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长征。第二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其间红军两次攻占娄山关,歼灭黔军600余人,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
毛泽东写下荡气回肠的名篇《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当时的红军命悬一线,后面有蒋介石的中央军死咬不放,周遭是黔军、川军和滇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展现出惊人的军事才华,他力排众议,在黔北大山里机动作战,四渡赤水,最终摆脱“追剿”,跳出包围圈,由黔入滇,先过金沙江,再渡大渡河,在泸定翻越雪山,进入川西草地,最终抵达陕北。
人是一切的出发点,也是一切的目的地。
即便像茅台酒这样被很多人视为“天选之子”的产品,也是经万难而始成,历百苦方不坠。《妙法莲华经》曰:“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世事修炼,莫不如是。从茅台镇上第一个酿出酱香白酒的工匠,到华联辉、赖永初,再到李兴发、邹开良、季克良,以及今天的经营者们,300余年来,他们捧水而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关于这一瓶酒和那些人,我将从它诞生的第一天开始讲述。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希望你有耐心一直听下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我站在娄山关上,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山间的桂花树。
那是9月初,盛夏刚去,暑气犹在,黔北大山中的桂花却已早早地开了,比杭州的起码早了将近一个月。幽幽的桂花香从某个岩角散出,让人有种猝不及防的惊喜。
在中国的军事关隘名录上,如果没有发生在1935年的那两场战斗,娄山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地处遵义与桐梓的交界,素称“川黔咽喉”。站在山顶眺望,此处山陡岩多,地势狭隘,攻防双方一旦打起来,几乎谈不上什么高明的技战术,拼的全是一股不怕死的狠劲儿。
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长征。第二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其间红军两次攻占娄山关,歼灭黔军600余人,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
毛泽东写下荡气回肠的名篇《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当时的红军命悬一线,后面有蒋介石的中央军死咬不放,周遭是黔军、川军和滇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展现出惊人的军事才华,他力排众议,在黔北大山里机动作战,四渡赤水,最终摆脱“追剿”,跳出包围圈,由黔入滇,先过金沙江,再渡大渡河,在泸定翻越雪山,进入川西草地,最终抵达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