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公司
——“茅台战略”透析


此外,在中国外交和外贸领域,茅台酒也一度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在计划经济年代,茅台酒的品质管控体制非常严格。对酒厂而言,“品质是最大的政治”,企业可以不盈利,可以没有规模——在很多年里,它确实一直处在这样的痛苦状态下——但是酒的品质却必须得到至高无上的保证。
久而久之,“品质信仰”融入了企业的血液,它像基因一样不可更改。当市场经济到来的时候,这一“偏执”的坚持让茅台酒获得了一大批忠诚的用户。
甚至茅台酒的市场售价,也是由消费者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初,它的零售牌价为8元一瓶,但是因为内销紧俏,在黑市的价格居然高达140元。一直到今天,茅台酒的厂家建议零售价与市场实际销售价格之间仍然有惊人的空间,这在中国消费品领域是一个罕见的现象。
当企业对品质的长期坚持获得消费者的心智认同之后,它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和防范风险的效应是难以想象的。通过对茅台史的阅读,你最终会发现,在数十年间帮助茅台酒厂渡过一次次难关的,并非任何聪明或高超的战略,而是消费者的不离不弃。
资本市场对茅台股票的认同,常常被看成价值投资的一个典范,而这一认同的底层逻辑,也是投资者对产品品质的无条件认可。一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有前提的话,品质无疑是唯一的选项。这个道理朴素得像一句“正确的废话”,但是能够坚贞恪守70年的中国公司,也许只是凤毛麟角。
茅台是一家慢公司。
慢到出一瓶酒要花五年的时间:从原料进厂到酿造要一年,贮藏三年,贮藏期间的基酒并非一直放着,而是需要在贮存一年后开始盘勾,盘勾后的基酒还要贮存两年才能用于勾兑。勾兑酒再放半年,才能进行出厂检验与包装。因此,一瓶茅台酒从原料进厂到包装出厂,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
有好几次,季克良对我说:“我们都是一些‘笨人’,笨人就有笨人战略。一个问题我们慢慢看,慢慢想,起码都要弄上十年。”
在很多年里,中国市场属于出刀快的人。天下武功,唯快不败。慢公司和“笨人”很难站到武场的中央。
笨人战略的第一要义,是不跟着聪明人跑,以不变应万变。
在计划经济年代,茅台酒的品质管控体制非常严格。对酒厂而言,“品质是最大的政治”,企业可以不盈利,可以没有规模——在很多年里,它确实一直处在这样的痛苦状态下——但是酒的品质却必须得到至高无上的保证。
久而久之,“品质信仰”融入了企业的血液,它像基因一样不可更改。当市场经济到来的时候,这一“偏执”的坚持让茅台酒获得了一大批忠诚的用户。
甚至茅台酒的市场售价,也是由消费者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初,它的零售牌价为8元一瓶,但是因为内销紧俏,在黑市的价格居然高达140元。一直到今天,茅台酒的厂家建议零售价与市场实际销售价格之间仍然有惊人的空间,这在中国消费品领域是一个罕见的现象。
当企业对品质的长期坚持获得消费者的心智认同之后,它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和防范风险的效应是难以想象的。通过对茅台史的阅读,你最终会发现,在数十年间帮助茅台酒厂渡过一次次难关的,并非任何聪明或高超的战略,而是消费者的不离不弃。
资本市场对茅台股票的认同,常常被看成价值投资的一个典范,而这一认同的底层逻辑,也是投资者对产品品质的无条件认可。一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有前提的话,品质无疑是唯一的选项。这个道理朴素得像一句“正确的废话”,但是能够坚贞恪守70年的中国公司,也许只是凤毛麟角。
茅台是一家慢公司。
慢到出一瓶酒要花五年的时间:从原料进厂到酿造要一年,贮藏三年,贮藏期间的基酒并非一直放着,而是需要在贮存一年后开始盘勾,盘勾后的基酒还要贮存两年才能用于勾兑。勾兑酒再放半年,才能进行出厂检验与包装。因此,一瓶茅台酒从原料进厂到包装出厂,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
有好几次,季克良对我说:“我们都是一些‘笨人’,笨人就有笨人战略。一个问题我们慢慢看,慢慢想,起码都要弄上十年。”
在很多年里,中国市场属于出刀快的人。天下武功,唯快不败。慢公司和“笨人”很难站到武场的中央。
笨人战略的第一要义,是不跟着聪明人跑,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