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旧貌换新颜
槐荫区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今年以来,槐荫区确立多部门“物业联席会”制度

真石漆外饰面的沿街商铺门面整洁、干净的路面平坦宽阔、以往抬头可见的蛛网线缆消失不见……在位于济南市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的一个小区内,老人坐在一起聊天下棋,儿童在专属活动场地追逐嬉戏,让人倍感温馨。
这些变化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实施。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槐荫区高标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扎实推进“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实施节能改造项目,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引入专业化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更有温度、更具实效。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开展“楼道革命”
作为距离居民最近的住房公共空间,楼道畅通、洁净、温馨与否直接关系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以前楼道堆满了杂物,楼栋外墙也很破旧,到处都是缠在一起的电线,现在改造好了,看着清清爽爽,我们住着也更舒服了。”青年公园街道前卫街社区居民李先生说。据了解,今年槐荫区扎实推进“楼道革命”,开展了管线管道更新、住宅外墙安全整治、外墙保温隔热改造等工作,特别是如“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空中缆线,成为了改造的重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开展了‘四网合一’专项改造,通过安装分光箱,将通信线缆合为一体,并将楼外飞线入地,通过原有、新建弱电井设置管道通线,隐蔽原有外置弱电线缆,不仅看着干净整洁,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居民住得安全舒心。”
不仅如此,槐荫区通过加装电梯、外墙保温隔热、管线管道更新等措施,今年以来,完成了对辖区内121栋住宅楼、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并对432栋既有住宅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惠及居民1.7万余户。
开展“环境革命”
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受限于当时实际情况,大部分老旧小区在建设时没有预留停车位,导致如今停车乱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居民。
“我们小区始建于1996年,当时没规划停车位,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小区车辆越来越多,加上周边商户、饭店也多,停车需求也越来越大。”青年公园街道岔路街小区5区居民陈先生说道。面对居民普遍反映的停车乱问题,槐荫区将道路改造作为今年该小区基础改造的重点,对小区内原有道路进行整修、翻新,新建停车棚,使停车环境更加整洁规范,让居民停车便捷顺心。同时,小区广场翻新健身器材,新建廊架,周围设置彩色沥青,让居民生活更加安心。
除了解决停车乱的问题,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也被纳入今年槐荫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范畴。一方面,对清洁取暖、煤改电、周边花坛等设施进行了实用性改造,优化了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区“金角银边”,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设置了一批体育健身设备,推动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为广大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利。
开展“管理革命”
“过去我们楼的下水道总是堵,每次简单维修一下,治标不治本,过段时间还得堵。”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东方新天地花园小区居民张女士说道,自从今年新物业来了以后,经过勘察论证,拿出了改造方案,避免了因费用分摊造成的推诿扯皮,“经过三个小时的疏通维修,彻底解决了问题,最后大家一算,省下了近11500元的维修费用,这让我们非常满意。”
张女士提到的新物业,是槐荫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另一个成果。今年以来,槐荫区将“红色物业”管理融入到社区治理之中,确立了多部门“物业联席会”制度,并在济南市首创“红色物业指导员”下沉社区,介入物业领域矛盾纠纷诉前调解。截至目前,已化解多起诉求案件。
此外,槐荫区还引入了“信托制”“薪酬式”“管家式”等物业管理方式,目前槐荫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97.6%,物业面积达477万平方米,覆盖居民6万余人,创造了“全省首推信托制”“全市率先推出薪酬制”“全区首个引进有偿专业物业服务”三个“第一”。
这些变化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实施。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槐荫区高标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扎实推进“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实施节能改造项目,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引入专业化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更有温度、更具实效。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开展“楼道革命”
作为距离居民最近的住房公共空间,楼道畅通、洁净、温馨与否直接关系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以前楼道堆满了杂物,楼栋外墙也很破旧,到处都是缠在一起的电线,现在改造好了,看着清清爽爽,我们住着也更舒服了。”青年公园街道前卫街社区居民李先生说。据了解,今年槐荫区扎实推进“楼道革命”,开展了管线管道更新、住宅外墙安全整治、外墙保温隔热改造等工作,特别是如“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空中缆线,成为了改造的重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开展了‘四网合一’专项改造,通过安装分光箱,将通信线缆合为一体,并将楼外飞线入地,通过原有、新建弱电井设置管道通线,隐蔽原有外置弱电线缆,不仅看着干净整洁,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居民住得安全舒心。”
不仅如此,槐荫区通过加装电梯、外墙保温隔热、管线管道更新等措施,今年以来,完成了对辖区内121栋住宅楼、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并对432栋既有住宅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惠及居民1.7万余户。
开展“环境革命”
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受限于当时实际情况,大部分老旧小区在建设时没有预留停车位,导致如今停车乱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居民。
“我们小区始建于1996年,当时没规划停车位,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小区车辆越来越多,加上周边商户、饭店也多,停车需求也越来越大。”青年公园街道岔路街小区5区居民陈先生说道。面对居民普遍反映的停车乱问题,槐荫区将道路改造作为今年该小区基础改造的重点,对小区内原有道路进行整修、翻新,新建停车棚,使停车环境更加整洁规范,让居民停车便捷顺心。同时,小区广场翻新健身器材,新建廊架,周围设置彩色沥青,让居民生活更加安心。
除了解决停车乱的问题,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也被纳入今年槐荫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范畴。一方面,对清洁取暖、煤改电、周边花坛等设施进行了实用性改造,优化了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区“金角银边”,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设置了一批体育健身设备,推动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为广大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利。
开展“管理革命”
“过去我们楼的下水道总是堵,每次简单维修一下,治标不治本,过段时间还得堵。”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东方新天地花园小区居民张女士说道,自从今年新物业来了以后,经过勘察论证,拿出了改造方案,避免了因费用分摊造成的推诿扯皮,“经过三个小时的疏通维修,彻底解决了问题,最后大家一算,省下了近11500元的维修费用,这让我们非常满意。”
张女士提到的新物业,是槐荫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另一个成果。今年以来,槐荫区将“红色物业”管理融入到社区治理之中,确立了多部门“物业联席会”制度,并在济南市首创“红色物业指导员”下沉社区,介入物业领域矛盾纠纷诉前调解。截至目前,已化解多起诉求案件。
此外,槐荫区还引入了“信托制”“薪酬式”“管家式”等物业管理方式,目前槐荫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97.6%,物业面积达477万平方米,覆盖居民6万余人,创造了“全省首推信托制”“全市率先推出薪酬制”“全区首个引进有偿专业物业服务”三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