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出疹,警惕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多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3~9岁为好发年龄。易在人群较为集中的托幼机构和小学中发生。
猩红热的潜伏期2~5天,平均3天,随后出现畏寒、高热、咽喉红肿疼痛等,婴幼儿还可能并发谵妄、惊厥等。起病24~48小时后,耳后、颈底、上胸部等开始出现皮疹,1天内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
猩红热的皮疹: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
草莓舌:患儿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除皮疹外,病初起时,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形似草莓,故称为“草莓舌”。
杨梅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梅舌”。
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
目前猩红热尚无疫苗预防,那么猩红热怎么预防呢?一是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二是在本病流行季节,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的晨检,发现患病儿童及时隔离治疗。三是集体儿童单位要建立卫生清洁和消毒制度。教室、居室定时通风换气; 各种用具、玩具定期消毒;讲究个人卫生,保持手的清洁。四是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尤其防止牛奶以及奶制品的污染。五是在当地有猩红热流行时,应避免组织集体活动。六是对散发病例应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不少于7天。对有并发症的儿童、集体单位儿童和保育人员可适当延长隔离期。
猩红热的潜伏期2~5天,平均3天,随后出现畏寒、高热、咽喉红肿疼痛等,婴幼儿还可能并发谵妄、惊厥等。起病24~48小时后,耳后、颈底、上胸部等开始出现皮疹,1天内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
猩红热的皮疹: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
草莓舌:患儿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除皮疹外,病初起时,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形似草莓,故称为“草莓舌”。
杨梅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梅舌”。
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
目前猩红热尚无疫苗预防,那么猩红热怎么预防呢?一是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二是在本病流行季节,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的晨检,发现患病儿童及时隔离治疗。三是集体儿童单位要建立卫生清洁和消毒制度。教室、居室定时通风换气; 各种用具、玩具定期消毒;讲究个人卫生,保持手的清洁。四是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尤其防止牛奶以及奶制品的污染。五是在当地有猩红热流行时,应避免组织集体活动。六是对散发病例应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不少于7天。对有并发症的儿童、集体单位儿童和保育人员可适当延长隔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