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突破2800公里,跃居全国首位

山东高铁运营里程再创佳绩
12月8日,G4830次列车从郑州东站准时发出,标志着济郑高铁全线贯通运营
点击查看原图
        大河奔流,沿黄入海!高铁不仅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也为城市经济发展点燃“新引擎”。济郑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是山东省“八纵六横”高铁网的西向出省通道。依托这条“黄金动脉”,被称为“山河四省”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同步实现省会城市间高速铁路网闭环,未来可以看到,济南、青岛、郑州三个省会都市圈也将有效联动。至此,山东高铁运营里程跃居全国首位,突破2800公里,再创辉煌佳绩。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 郑翔天
  
  “山河四省”抱团未来可期
  
  “早晨喝甜沫,中午吃烩面;朝辞大明湖,午至胖东来,晚上还能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看一场精彩演出……”这是昨天在济郑高铁列车上,不少旅客口口相传的一个玩笑。从前从济南乘高铁去郑州,不是绕行徐州就是绕行石家庄,最快也要近4小时,如今终于完成从“互联互通”到“直连直通”的蝶变。
  
  根据规划,济郑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是山东省“八纵六横”高铁网的西向出省通道,是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山东段全长168公里,总投资348亿元,途经济南、德州、聊城3市、10个县(区)、惠及沿线2000万人口,共历时7年才迎来全线贯通。
  
  在建设中,济郑高铁济濮段横跨黄河、京杭大运河等多条河流,跨越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等多条既有铁路干线,施工难度较大。该项目2020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国铁集团组织各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科学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建成了长清黄河特大桥等一批长大桥梁,确保了工程如期开通。

  “高铁线的开通会让两地民众在心理上形成亲近感,产生‘抱团式’的向心力。”东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李继凯从心理和物理两个层面看待济郑高铁通车带来的利好。他认为在物理维度,济郑高铁会促进人、物、信息及资金的加速流转,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济郑高铁将为山东和中原区域经济互联互通提供高效通道。”
  
  此外,有了高铁网络的支撑,被网友称为“山河四省”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抱团发展值得期待。因济郑高铁的开通,“山河四省”同步实现了省会城市间高速铁路网闭环,相邻城市将形成“1.5小时生活圈”。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看来,“山河四省”各有发展特色和实力,高铁能让各方资源更畅通地流通,扩大服务半径,深化合作,优势互补,提高沿黄区域一体化程度。
  
  济青郑“三圈”联动

  全国铁路成网运营,济郑高铁东接京沪高铁、西连京广高铁,中段在聊城西站与在建的京雄商高铁交汇,它全线贯通也实现了济南都市圈、郑州都市圈与青岛都市圈的“三圈”联动。依托济郑高铁,济南、青岛至郑州高铁通行时间分别缩短至最短1小时43分钟、3小时52分钟,济南、青岛至武汉、西安、成都、重庆、贵阳等城市的高铁通行时间也大幅缩短。
  
  从济南看,济郑高铁是济南“米”字形高铁枢纽的重要一“横”。在济南市内,济郑高铁的列车到达济南西站后,可通过铁路网继续向东运行,穿济南站、大明湖站、济南东站而过,可与日兰高铁、京沪高铁、石济客专、济青高铁等多条铁路线串联成网运行。以济南为中心,西至郑州,东至青岛,实现了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互联互通。
  
  济南“强省会”、青岛“强龙头”,作为山东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在铁路方面,目前,济青高铁已实现公交化,济南、青岛之间的往返高铁及动车组列车达到80余对,开行时段涵盖早5:30至晚10点,发车频次15分钟/班,最短发车间隔仅6分钟,青岛到济南1个半小时左右列车有15对。
  
  于青岛而言,一直以来,青岛都是黄河流域最便捷经济的出海口。济郑高铁通车后,青岛与郑州、西宁等沿黄城市间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等要素资源加速流动,青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开放窗口、枢纽节点、门户联通功能更加凸显。
  
  在郑州角度,相当于也拥有“入海口”。深度融入黄河国家战略,依托通达的海铁联运班线,河南省半数以上的出口货物可从青岛出海,青岛在黄河流域最便捷经济出海口的功能优势不断释放。
  
  山东高铁运营里程跃居全国首位

  强国建设,交通先行。在中国高铁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济郑高铁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民生工程,正逐步成为国家铁路发展的重要支点。
  
  而济郑高铁的全线贯通,标志着中国铁路迈向新的里程碑。它打通山东半岛通往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及长江中下游、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通道,有力推动济南、青岛、郑州三大都市圈“三圈”联动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三群”协同发展,对于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的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山东近年来在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堪称大手笔。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山东省把高铁作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重要内容,全面加快高铁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2018年以来“年年有项目通车”,先后建成了济青高铁、青盐高铁、日兰高铁日照—临沂—曲阜段、潍莱高铁、日兰高铁曲阜—菏泽—庄寨段、黄东联络线、济莱高铁、济郑高铁、莱荣高铁等一批重大高铁项目。数据显示,目前全省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2800公里,跃居全国第1位。
  
  此外,当前山东省正在加快建设雄商、津潍、潍烟、济滨等4条高铁,今年底还将开工潍宿高铁及青岛连接线、济枣高铁。至“十四五”末,全省营业及在建高铁里程将达到4400公里。

  “今后一段时期,山东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牢牢把握‘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战略定位,按照‘优网络、扩通道、补短板’思路,全面加快高铁建设,全力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奋力当好现代化强省建设开路先锋。”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