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商报济南消息 12月7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济南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11月17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命名济南市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是济南市继2017年后再次获得该项殊荣。

  近年来,济南市上下把食安城创建作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持续提升“食安济南”品牌,省级食品安全县(区)创建率达100%。

  济南扎实推进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把食品安全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建立健全党政同责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工作落地见效,推动1.34万名干部包保13.29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监管防线,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粮食质量检测,制(修)定济南市农业地方标准规范330余项,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

  加强生产经营监管。打造生产企业“清洁工厂”,推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五项制度”,创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社区团购生鲜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被列为全省试点。“特医食品”质量管理新模式被评为省级创新成果,今年,第七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在济南市举办。

  加强餐饮服务监管。以“清洁厨房”行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和连锁餐饮监管为抓手,持续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全市学校实施食品安全网格化触点式管理新机制,学校食堂和养老机构“互联网+明厨亮灶”建成率100%。

  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化布局、政策促动和品牌建设为重点,覆盖种植、生产、加工和服务的食品安全品牌体系基本形成。全市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512个,创建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场)214个。济南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全市有关企业配备6200余名食品安全总监和39300余名食品安全员,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完善食品污染物风险监测网络体系,开展食品抽检分离和全覆盖抽检试点,食品抽检覆盖率达5份/千人,不合格食品处置率达100%。全省食品抽检大比武获得团体一等奖。

  在全省率先实行生产企业“第三方协查”,建立“共享实验室”。将“山东食链”与专业网格管理数据衔接,以食品生产为切入点建立信用风险分析模型,推行差异化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公安局创新融合式“行刑联合”模式,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做到提前介入、提前研判、提前部署。2023年以来,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毒、有害保健食品、食用农产品、假劣农资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铁拳”行动,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904件,公安机关推进“昆仑2023”“打击危害粮食安全违法犯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侦办食品领域刑事案件97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