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河海直达!小清河复航后首次运输大件

山东造机械启程海南之旅
小清河复航是山东省内河“通江达海”大通道建设的重点项目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11月24日,装载千吨级桅杆式起重机部件的“宝瀛6”号多用途船在小清河章丘港始发,将以“河海直达”方式将货物运抵海南省东方市八所港。此次运输是小清河开展的首次大件运输、直达海港的首个航次,标志着小清河航运正式开启了河海直达物流新模式。
  
  小清河复航是山东省内河“通江达海”大通道建设的重点项目,是齐鲁大地的陆海新通道,串起省会济南及滨州、淄博、东营、潍坊五座工业大市。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现场获悉,本次运输货物为中电建旗下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内首台可移动式千吨级管桁式桅杆式起重机,货物重量576吨,最大模块长22.3米,宽4米。该航次航程总计3525公里,其中小清河河段航程165公里,全程需要通过4座船闸和38座桥梁;海段航程3360公里,是小清河通航以来开展的长度最长的跨区域长距离大件运输任务。相对于道路运输来说,水路大件运输不仅具有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风险低等绝对优势,而且极大减轻了对现有公路运输等的影响。
  
  山东海洋集团作为小清河沿线港口的建设开发和运营管理主体,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充分挖掘小清河航运资源,围绕打造小清河物流通道,积极对接海港、船东、货代、货主,推动小清河与沿海港口低成本、高效率对接,实现双向赋能、优势叠加。“在了解该项目需求后,我们在多次调研沟通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运输体系分析测算,制定了成熟的运输方案,完成了首次大件运输河海直达的全部准备工作,以‘精准施策’方式开展了本次专项运输。”
  
  据介绍,本次运输是小清河使用千吨级以下甲板船开展超限件专线运输的一次成功实践,充分论证了小清河在货运种类、运输成本、本质安全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为省内有超限件运输需求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运输方式选择。
  
  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小清河陆续已进行空载试航、半载试航以及重载首航。在半载试航时,小清河航道接上中欧班列,36箱哈萨克斯坦大麦在经过铁运和汽运后,转入水路,从济南港主城港区运往淄博港高青港区。9月,小清河迎来重载首航,从烟台龙口海运的货物在潍坊羊口港换上内河船,驶向滨州、济南,河海联运模式开启。
  
  从河海联运到河海直达,小清河复航在主体工程竣工后,物流运输模式不断更新。河海直达的实现,让近海及远洋地区的货物发送节省了不少环节,提高了整体运输效率。通过河海直达,济南与海南“牵手”,后期还可以与更多海港城市直联直通。小清河沿线的城市有了真正“通江达海”的机会,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接轨”。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