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当家人

——宏大时代生活变迁的图景
《烟霞里》作者:魏微
点击查看原图
        她那时已打定主意,他们两口子中至少有一个人要吃“公家饭”,为一家人守底线。这个人当然是田家明,死心眼,不活泛,只知埋头苦干!
  
  她家搬来河西不久,她就把妹妹孙月亮接来家里住了,带田禾。田禾已经两岁了,会走路,会说话,总搁乡下也不行。主要是孙月亮十八岁了,初中毕业才两年,上门说媒的就排成了队。
  
  孙月亮不大情愿,她想自谈。
  
  孙月华说:“自谈不自谈是小事,遇上合适的,就是结了婚也可以谈。关键是在哪儿谈。我可告诉你,不能在乡下谈!”
  
  原来,她跟二老已经商量过了,得把妹妹接到城里去,先找工作再嫁人。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成了她娘家的当家人,也可说是一家之主,哪怕称之为“家长”也不为过。权柄的交接极其自然,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因而连她自己也没意识到,她爹娘也没意识到。
  
  家里有事,又拿不定主意时,二老就说,要么等月华回来商量吧,也不急着这一时。
  
  月华回来了,她是不把自己当外人的,可是在娘家人看来,哪怕她不是外人,毕竟还有姑爷呢,还有外孙、外孙女呢,因此只当他们是贵客临门,又是打酒又是割肉,安置得一个妥帖。又腾出一间房来,专预备他们回来,床单、枕巾是现成的,洗净了收在箱子里,质量比自家用的要好,镇上买的,价钱也贵些。
  
  孙月华是很喜欢回娘家的,不拘束。是自家人,却享受贵宾般的待遇。但问题在于,贵宾都没她自在,贵宾好意思一觉睡到自然醒么?贵宾好意思端菜上桌的时候,顺便捏个油炸花生米往嘴里扔?
  
  一回娘家,她就彻底放松,真正做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都不用她沾手。倘若闲得无聊,她就跑去厨房烧个火、拉个风箱什么的,拉着拉着田禾跑过来了,她就扔下风箱,抱着田禾瞎转悠,这么就转到了邻居家,东家长,西家短,笑得呵呵的,直到家里叫她回去吃饭。
  
  娘家人也喜欢孙月华回来,热闹,欢欣,凭空多出四五口人呢,忙也忙得开心。尤其是中午,田家明喝了点酒,最喜欢逗小舅子孙月明说话,有一次他就问:“听说你在学校里有相好的了?”
  
  孙月明把脸都红了。他确实有相好的,是隔壁班的同学。有一回,他骑车带着相好的,被他母亲看见了,他吓得掉转车头,冲进了一条巷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