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济南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后记
创新养老服务人才培育新路径
![](..\..\..\resfiles\2023-09\30\lscm20230930a0010v01_1.jpg)
![](../../../skin/fangda.jpg)
![济南市养老指导中心创新“赛前培训+技能比武”人才培育新模式](..\..\..\resfiles\2023-09\30\lscm20230930a0010v01_3.jpg)
济南市养老指导中心创新“赛前培训+技能比武”人才培育新模式
![](../../../skin/fangda.jpg)
9月27日,2023年济南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落下帷幕。经过层层选拔的选手同台竞技、现场比拼,全方位展示了济南一线养老护理队伍的职业风采和技能水平。日前,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走进济南市养老指导中心,了解新时期济南养老服务人才培育新路径。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晓燕 孙启桓
创新“赛前培训+技能比武”人才培育新模式
为做好本次竞赛筹备工作,济南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作为竞赛承办单位在“泉心慰老”养老服务公益讲堂举办了五期“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辅导系列”线上培训,帮助全市养老护理员掌握竞赛要求,提高实操水平。
在此基础上,各机构开展了淘汰赛、选拔赛,在近2000名护理员中选出200多名护理员参加各区县的选拔赛;区县民政部门进一步开展养老护理员比武活动,通过层层培训、层层比赛,最终选拔出了60名选手组成了18支参赛队参加本次竞赛。可以说,本次竞赛是全市养老行业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职业技能比赛。
此外,本次赛程中的理论知识竞赛首次采用“机考”。“在电脑上考试真的很方便,我们答完就能看到成绩。”9月26日下午,来自章丘区养老服务中心的“90后”参赛选手焉兆峰走出理论考试考场后说道。
“我是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毕业,自己以前更多关注的是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这次市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了解到除了基础护理外,人文关怀和心理慰藉在养老照护服务中的重要性。”来自山东健康集团济阳区颐养中心的“00后”参赛选手肖晗说,“印象最深的一道操作题是指导老年人进行娱乐活动,我们在平时的照护中,每天都会组织老人们一起做游戏,我在比赛现场就是还原了日常工作的场景。”
政府“出手”,利好政策频出
近年来,养老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焦点话题。济南市养老服务中心主任赵瑾表示,“目前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存在着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一点在现场参赛选手的口中也得到了证实。来自金龄养老院的两位选手单宝娟和陈娜说:“目前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也遇到了一些痛点,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一些老人已经出现了认知失调或者神志不清的症状,这使得我们极难判断老人的真实状态和实际需求,服务起来就很困难。”
针对养老护理队伍建设,在济南市民政局颁布的“济南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到:未来五年,市政府将致力于建立养老人才激励机制。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引导用人单位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匹配的薪酬激励机制。定期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养老护理人才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按规定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建立从业人员褒扬机制,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持续开展养老服务领域“泉城和谐使者”选拔评比工作。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定期开展“最美养老人”系列选树活动,大力宣传养老从业人员和志愿者典型。
济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孔彬介绍说:“近年来,济南市通过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推动人才素质提升、强化人才激励保障等多种途径,成效显著。3年来共奖补入职护理员157人、补贴118.7万元,岗位津贴和职业资格技能补助88人、补贴12.39万元。每两年开展一次“最美护理员”评选表彰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
产学一体化,充实青年护理人才
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人,无疑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队伍。济南市民政局搭建了校企多方交流平台,有效增进了政府、院校、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提升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和解决养老人才供需问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养老学院院长周鑫表示,“近三年,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招生规模都在300人左右,录取率100%,报到率95%以上。高考录取分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去年最低分425分,今年最低分441分。说明考生和家长对该专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为了破解目前养老服务人才数量不够、专业性不强、实践性不足的困局,高校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创新突破和实践。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尹洪禄说:“一方面,我们校企合作建设产业学院,聘请产业教授、特聘教授,校企双方双聘双跨,共建师资团队。另一方面,我们在校内建设了功能先进、设施一流的康养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外与多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赛后,根据相关规则,个人赛中获一、二等奖的选手有资格参加赛后集中培训,集训后将根据综合考评结果,选定代表济南市参加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获得市级竞赛一等奖的选手,按照程序申报“济南市技术能手”;各级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部门在评选本领域有关荣誉称号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获奖选手中的申报人员。“这样就形成了赛前培训、技能比武、赛后评价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育路径,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示范效应,提升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能力和培养速度。”赵瑾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晓燕 孙启桓
创新“赛前培训+技能比武”人才培育新模式
为做好本次竞赛筹备工作,济南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作为竞赛承办单位在“泉心慰老”养老服务公益讲堂举办了五期“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辅导系列”线上培训,帮助全市养老护理员掌握竞赛要求,提高实操水平。
在此基础上,各机构开展了淘汰赛、选拔赛,在近2000名护理员中选出200多名护理员参加各区县的选拔赛;区县民政部门进一步开展养老护理员比武活动,通过层层培训、层层比赛,最终选拔出了60名选手组成了18支参赛队参加本次竞赛。可以说,本次竞赛是全市养老行业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职业技能比赛。
此外,本次赛程中的理论知识竞赛首次采用“机考”。“在电脑上考试真的很方便,我们答完就能看到成绩。”9月26日下午,来自章丘区养老服务中心的“90后”参赛选手焉兆峰走出理论考试考场后说道。
“我是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毕业,自己以前更多关注的是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这次市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了解到除了基础护理外,人文关怀和心理慰藉在养老照护服务中的重要性。”来自山东健康集团济阳区颐养中心的“00后”参赛选手肖晗说,“印象最深的一道操作题是指导老年人进行娱乐活动,我们在平时的照护中,每天都会组织老人们一起做游戏,我在比赛现场就是还原了日常工作的场景。”
政府“出手”,利好政策频出
近年来,养老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焦点话题。济南市养老服务中心主任赵瑾表示,“目前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存在着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一点在现场参赛选手的口中也得到了证实。来自金龄养老院的两位选手单宝娟和陈娜说:“目前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也遇到了一些痛点,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一些老人已经出现了认知失调或者神志不清的症状,这使得我们极难判断老人的真实状态和实际需求,服务起来就很困难。”
针对养老护理队伍建设,在济南市民政局颁布的“济南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到:未来五年,市政府将致力于建立养老人才激励机制。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引导用人单位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匹配的薪酬激励机制。定期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养老护理人才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按规定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建立从业人员褒扬机制,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持续开展养老服务领域“泉城和谐使者”选拔评比工作。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定期开展“最美养老人”系列选树活动,大力宣传养老从业人员和志愿者典型。
济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孔彬介绍说:“近年来,济南市通过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推动人才素质提升、强化人才激励保障等多种途径,成效显著。3年来共奖补入职护理员157人、补贴118.7万元,岗位津贴和职业资格技能补助88人、补贴12.39万元。每两年开展一次“最美护理员”评选表彰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
产学一体化,充实青年护理人才
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人,无疑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队伍。济南市民政局搭建了校企多方交流平台,有效增进了政府、院校、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提升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和解决养老人才供需问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养老学院院长周鑫表示,“近三年,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招生规模都在300人左右,录取率100%,报到率95%以上。高考录取分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去年最低分425分,今年最低分441分。说明考生和家长对该专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为了破解目前养老服务人才数量不够、专业性不强、实践性不足的困局,高校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创新突破和实践。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尹洪禄说:“一方面,我们校企合作建设产业学院,聘请产业教授、特聘教授,校企双方双聘双跨,共建师资团队。另一方面,我们在校内建设了功能先进、设施一流的康养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外与多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赛后,根据相关规则,个人赛中获一、二等奖的选手有资格参加赛后集中培训,集训后将根据综合考评结果,选定代表济南市参加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获得市级竞赛一等奖的选手,按照程序申报“济南市技术能手”;各级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部门在评选本领域有关荣誉称号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获奖选手中的申报人员。“这样就形成了赛前培训、技能比武、赛后评价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育路径,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示范效应,提升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能力和培养速度。”赵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