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上半年“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55.6%
在9月22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报告发布会上,《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进展情况报告》同步发布。
根据报告,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一年多来,我省持续推动先行区建设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在综合实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区域协同、改革开放、绿色生活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年多来,我省抢抓经济复苏“关键期”“黄金期”,把稳增长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4125亿元、同比增长6.2%,好于全国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呈现协调、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农业基本盘稳固扎实,农林牧渔业产值稳居全国第一,夏粮增产全国最多。工业硬支撑坚强有力,制造业创新提升三年行动、标志性产业链创新突破工程深入实施,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好于全国3.2 个百分点。内需大市场活力涌动,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提振扩大消费40条等系列政策持续释放红利,1-8 月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5.6%、8.4%,分别好于全国2.4、1.4 个百分点。
我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统筹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转型协同互促、提速升级。今年上半年“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0.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5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实现“过半”的标志性突破、达到52%左右。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基础产业战略基地,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一业一策”推动化工、纺织、建材等行业改造升级,布局世界领先的高端石化产业、先进钢铁产业。
我省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大力强化高能级平台布局建设,以崂山实验室为引领的“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基本成型,产生了“精确测量宇宙线电子流强”等重大研究成果;攻克了8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等一批关键技术。大力强化高水平人才引进培育,当前山东拥有的“火炬计划”人才数量全国第二,高层次人才总量超过1500万。大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20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万多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5家、全国最多。
根据报告,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一年多来,我省持续推动先行区建设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在综合实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区域协同、改革开放、绿色生活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年多来,我省抢抓经济复苏“关键期”“黄金期”,把稳增长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4125亿元、同比增长6.2%,好于全国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呈现协调、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农业基本盘稳固扎实,农林牧渔业产值稳居全国第一,夏粮增产全国最多。工业硬支撑坚强有力,制造业创新提升三年行动、标志性产业链创新突破工程深入实施,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好于全国3.2 个百分点。内需大市场活力涌动,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提振扩大消费40条等系列政策持续释放红利,1-8 月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5.6%、8.4%,分别好于全国2.4、1.4 个百分点。
我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统筹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转型协同互促、提速升级。今年上半年“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0.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5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实现“过半”的标志性突破、达到52%左右。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基础产业战略基地,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一业一策”推动化工、纺织、建材等行业改造升级,布局世界领先的高端石化产业、先进钢铁产业。
我省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大力强化高能级平台布局建设,以崂山实验室为引领的“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基本成型,产生了“精确测量宇宙线电子流强”等重大研究成果;攻克了8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等一批关键技术。大力强化高水平人才引进培育,当前山东拥有的“火炬计划”人才数量全国第二,高层次人才总量超过1500万。大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20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万多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5家、全国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