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
去年全国央企研发投入首破万亿元

根据报告,央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9月22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报告发布会上获悉,全国央企2022年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科技创新驱动力进一步增强。
46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
在9月22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报告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发布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在2021年高速增长基础上,中央企业整体效益在2022年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2022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6.2%。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万亿元(不含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6.9% 。
2022年,中央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76.3万元,同比增长8.7%;研发投入经费同比增长9.8%;2022年末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4.8%。2022年全年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自2021年以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速。
全年中央企业累计发电5.1万亿千瓦时,以54.7%的机组容量保障了全国63.1%的电力供应;煤炭日均产量达到296万吨,同比增长7.6%,再创历史新高;煤炭企业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让利超过1900亿元;自产天然气达到1900亿方,同比增长7.1%。同时,多措并举,守护粮食安全。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源头采购、物流运输、生产加工、渠道销售的农粮全产业链优势凸显,育种技术原始创新、商业化育种稳步推进,农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发电、航运、船舶等行业中央企业主要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46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进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央企法人户数累计压减44%
根据报告,中央企业继续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交通、建造、矿山、能源、商贸等传统产业“升级版”。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保持高位水平,3年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一批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项目成功实施,先后完成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等4组7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等8家中央企业。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
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以市场化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3066.5亿元、增值234.1亿元。
厂办大集体职工安置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完成比例均达到99.6%以上。
中央企业法人户数累计压减44%,管理层级普遍控制在四级(含)以内。
实施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先后分两批遴选16家“链长”企业,主动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进行布局,形成以十大工程类别、30项重点任务为核心的产业链建设履职工作指引,以链带面、织链成网。
2022年,16家“链长”企业完成强链补链项目投资1300多亿元,解决270余个产业链难点。
中央企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解决“锻长板”问题100余项,推出新技术新产品260余项。
累计办理贷款延期570亿元
履行社会责任方面,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为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191.2亿元,惠及超22万租户;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宽带和专线资费较2021年末下降10%以上,惠及用户1500余万户;汽车央企开展商用客车消费贷款延期6个月还本付息工作,累计办理贷款延期570亿元。
2022年,国资央企在246 个定点帮扶县累计投入和引进无偿帮扶资金47.8 亿元,投入和引进有偿帮扶资金260.3 亿元。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资央企累计承担境外的港口、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项目超过200个。
2022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营业收入)综合能耗(可比价)同比下降4.51%,能源消耗强度比“十三五”末期下降6.09% 。发电行业中央企业单位供电煤耗降至298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550克/千瓦时。
46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
在9月22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报告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发布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在2021年高速增长基础上,中央企业整体效益在2022年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2022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6.2%。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万亿元(不含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6.9% 。
2022年,中央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76.3万元,同比增长8.7%;研发投入经费同比增长9.8%;2022年末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4.8%。2022年全年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自2021年以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速。
全年中央企业累计发电5.1万亿千瓦时,以54.7%的机组容量保障了全国63.1%的电力供应;煤炭日均产量达到296万吨,同比增长7.6%,再创历史新高;煤炭企业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让利超过1900亿元;自产天然气达到1900亿方,同比增长7.1%。同时,多措并举,守护粮食安全。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源头采购、物流运输、生产加工、渠道销售的农粮全产业链优势凸显,育种技术原始创新、商业化育种稳步推进,农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发电、航运、船舶等行业中央企业主要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46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进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央企法人户数累计压减44%
根据报告,中央企业继续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交通、建造、矿山、能源、商贸等传统产业“升级版”。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保持高位水平,3年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一批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项目成功实施,先后完成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等4组7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等8家中央企业。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
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以市场化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3066.5亿元、增值234.1亿元。
厂办大集体职工安置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完成比例均达到99.6%以上。
中央企业法人户数累计压减44%,管理层级普遍控制在四级(含)以内。
实施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先后分两批遴选16家“链长”企业,主动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进行布局,形成以十大工程类别、30项重点任务为核心的产业链建设履职工作指引,以链带面、织链成网。
2022年,16家“链长”企业完成强链补链项目投资1300多亿元,解决270余个产业链难点。
中央企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解决“锻长板”问题100余项,推出新技术新产品260余项。
累计办理贷款延期570亿元
履行社会责任方面,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为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191.2亿元,惠及超22万租户;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宽带和专线资费较2021年末下降10%以上,惠及用户1500余万户;汽车央企开展商用客车消费贷款延期6个月还本付息工作,累计办理贷款延期570亿元。
2022年,国资央企在246 个定点帮扶县累计投入和引进无偿帮扶资金47.8 亿元,投入和引进有偿帮扶资金260.3 亿元。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资央企累计承担境外的港口、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项目超过200个。
2022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营业收入)综合能耗(可比价)同比下降4.51%,能源消耗强度比“十三五”末期下降6.09% 。发电行业中央企业单位供电煤耗降至298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550克/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