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芹:从教27年,赏识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从参加工作至今,刘芹始终担任班主任,从未间断

“当老师使我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人格更高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她托起的是明天的希望。我时常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自豪。”这是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实验中学刘芹老师从教27年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同事们眼中,刘芹是个“双面人”,她为人处世十分低调,不争不抢,默默付出;但对待班主任工作和教学任务,常年带毕业班的她却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学生得到锻炼和提升的机会,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从教27年一直做班主任
1996年,从济南师范学院毕业的刘芹走上了“三尺讲台”,从那一刻起,她就给自己定了职业目标——做一名“最美”的女教师,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尽所有去爱。她主动申请当班主任,为了班级“琐事”经常加班到深夜。“班主任是和学生离得最近的人,也是学生和家长最信任的人,要想当好老师,就得先当班主任,这样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刘芹说。
于是,从参加工作至今,刘芹始终担任班主任,从未间断。她说:“和我同时期甚至比我年轻的很多女老师结婚、生子后,因为要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加上自己的年龄增长,慢慢就不做班主任了,但我依旧坚持,2017年,43岁的我刚生完二孩,同时大女儿又在读高三,都需要我照顾。本来我可以顺理成章向学校申请不当班主任,但当时那批孩子是我从初一带上来的,我对他们很熟悉,中途换老师对他们影响很大,所以我还是克服困难,坚持了下来。”
回想起那年的班主任工作,刘芹笑称为“至暗时刻”。“我自己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撑下来的。”她告诉记者,那时候她刚返校,一边当班主任,一边教两个班的数学课,平时既要抓班级管理,还要完成紧张的教学工作。刘芹每天早上6:20就到校,先去宿舍主持班级内务,上午有时会连上4节课,中午要在班里盯午休,晚自习要处理班级各种突发问题。等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后,要先把年幼的儿子哄睡,然后时常备课至深夜。
刘芹的辛苦付出也让班里的学生备受鼓舞,他们十分心疼刘老师,所以在各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没有出现一次违纪行为。期末考试时,刘芹所带的班级各科成绩都有大幅提升,尤其是数学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孩子们十分争气,让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刘芹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芹的付出终会被看见。她先后于2006年、2007年、2014年被评为市级和区级优秀班主任;2004年、2010年、2014年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2012年、2021年被评为区级和市级优秀教师。她多次被评为镇先进个人,曾多年担任教研组长和年级主任。多次在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既是学校评选出来的“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又是各类培训活动的优秀指导教师。今年9月,刘芹获评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赏识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27年当班主任的工作经历,让刘芹也逐渐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论”,那就是懂得赏识和激励每一位学生。从2020年开始,这三年,刘芹一直带初三毕业班。毕业班学习压力大,加上学生进入青春期,很多时候情绪不好控制,稍微不慎就容易出问题。刚开始,刘芹也不适应,但毕竟是老班主任了,她很快调整了自己,然后开始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状态。“我们班的学生成绩都比较好,纪律、规范等也基本不用我操心,但优秀学生的问题可能更加‘隐形化’,需要老师从‘新、心、信’出发,了解他们的成长和教育背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毕竟是十四五岁的孩子,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小毛病’。”刘芹说。
在她看来,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心智成熟,自尊心也很强,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班级管理工作反而更难开展。“毕竟谁都愿意听好话,不愿被揭老底儿,成年人是这样,孩子更是这样。”对于这样的情况,她因材施教、因事施教,先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大胆说出来,然后老师再跟他们一起想解决办法,期间会不断给予学生一些即时性的鼓励与指导,让学生们在正向的鼓励中不断进步。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从教27年一直做班主任
1996年,从济南师范学院毕业的刘芹走上了“三尺讲台”,从那一刻起,她就给自己定了职业目标——做一名“最美”的女教师,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尽所有去爱。她主动申请当班主任,为了班级“琐事”经常加班到深夜。“班主任是和学生离得最近的人,也是学生和家长最信任的人,要想当好老师,就得先当班主任,这样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刘芹说。
于是,从参加工作至今,刘芹始终担任班主任,从未间断。她说:“和我同时期甚至比我年轻的很多女老师结婚、生子后,因为要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加上自己的年龄增长,慢慢就不做班主任了,但我依旧坚持,2017年,43岁的我刚生完二孩,同时大女儿又在读高三,都需要我照顾。本来我可以顺理成章向学校申请不当班主任,但当时那批孩子是我从初一带上来的,我对他们很熟悉,中途换老师对他们影响很大,所以我还是克服困难,坚持了下来。”
回想起那年的班主任工作,刘芹笑称为“至暗时刻”。“我自己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撑下来的。”她告诉记者,那时候她刚返校,一边当班主任,一边教两个班的数学课,平时既要抓班级管理,还要完成紧张的教学工作。刘芹每天早上6:20就到校,先去宿舍主持班级内务,上午有时会连上4节课,中午要在班里盯午休,晚自习要处理班级各种突发问题。等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后,要先把年幼的儿子哄睡,然后时常备课至深夜。
刘芹的辛苦付出也让班里的学生备受鼓舞,他们十分心疼刘老师,所以在各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没有出现一次违纪行为。期末考试时,刘芹所带的班级各科成绩都有大幅提升,尤其是数学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孩子们十分争气,让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刘芹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芹的付出终会被看见。她先后于2006年、2007年、2014年被评为市级和区级优秀班主任;2004年、2010年、2014年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2012年、2021年被评为区级和市级优秀教师。她多次被评为镇先进个人,曾多年担任教研组长和年级主任。多次在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既是学校评选出来的“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又是各类培训活动的优秀指导教师。今年9月,刘芹获评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赏识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27年当班主任的工作经历,让刘芹也逐渐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论”,那就是懂得赏识和激励每一位学生。从2020年开始,这三年,刘芹一直带初三毕业班。毕业班学习压力大,加上学生进入青春期,很多时候情绪不好控制,稍微不慎就容易出问题。刚开始,刘芹也不适应,但毕竟是老班主任了,她很快调整了自己,然后开始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状态。“我们班的学生成绩都比较好,纪律、规范等也基本不用我操心,但优秀学生的问题可能更加‘隐形化’,需要老师从‘新、心、信’出发,了解他们的成长和教育背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毕竟是十四五岁的孩子,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小毛病’。”刘芹说。
在她看来,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心智成熟,自尊心也很强,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班级管理工作反而更难开展。“毕竟谁都愿意听好话,不愿被揭老底儿,成年人是这样,孩子更是这样。”对于这样的情况,她因材施教、因事施教,先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大胆说出来,然后老师再跟他们一起想解决办法,期间会不断给予学生一些即时性的鼓励与指导,让学生们在正向的鼓励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