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多样性

——钩沉黄海历史讲述黄海故事
《黄海传》作者:赵德发
点击查看原图
        我问场长陈维信“那是什么”,他说“是磷火”。亿万年来,海里不知有多少生物死去,它们身体中的磷散布在水里,有的浮在浪尖上,黑夜里能看得见。听了他的解释,我看着茫茫大海,心中生出难以形容的敬畏。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海洋亿万年来一直这样。它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摇篮,是海洋生物的美丽家园。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记录海洋生物28661种。按照五界分类体系,含原核生物界575种、原生生物界4894种、真菌界291种、植物界1496种、动物界21405种。”海洋中的生物,可谓形形色色,五彩斑斓。尤其是海洋动物的多样性,更是远超陆地和淡水中的动物。
  
  黄海作为中国海的重要区域,海洋生物十分丰富。当代考古学者从海边的多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鱼鳞、鱼骨、贝壳之类,鉴别出多个生物品种。海洋科学研究专家一次次修订水族族谱,调查海洋生物资源。
  
  《山东省志·水产志》记载:“山东省近海鱼类约200余种,常见的有鲨(有扁头哈那鲨、白斑星鲨、双髻鲨等12种)、鳐(有中国团扇鳐、孔鳐等9种)、黑线银鲛、太平洋鲱、青鳞鱼、斑、鳓、沙丁鱼、黄鲫、刀鲚、香鱼、银鱼(有大银鱼、长鳍银鱼、尖头银鱼3种)、蛇鲻、鳗鲡、颚针鱼、燕鳐、小鳞、鳕、尖海龙、日本海马、鲻鱼、梭鱼、银汉鱼、四指马鲅、鲈、多鳞、方头鱼、竹鱼、黄条、大黄鱼、小黄鱼、白姑鱼、黄姑鱼、叫姑鱼、黑鲷、真鲷、花尾胡椒鲷、青、金钱鱼、海鲫、玉筋鱼、带鱼、鲐、蓝点马鲛、银鲳、圆舵鲣、虎鱼(有矛尾虎鱼、裸项吻虎鱼、蝌蚪虎鱼、纹稿虎鱼、狼虎鱼等20种)、大弹涂鱼、黑裙、褐菖、绿鳍鱼、短鳍红娘鱼、六线鱼、杜父鱼、松江鲈、牙鲆、桂皮斑鲆、鲽(有高眼鲽、木叶鲽、黄盖鲽等7种)、条鳎、半滑舌鳎、宽体舌鳎、绿鳍马面、河(有虫纹东方、条斑东方、红鳍东方等8种)、箱、刺、翻车鱼等。”
  
  除了鱼类,还有虾蟹、贝类,以及海洋爬行动物、海洋哺乳动物、海洋棘皮动物、海洋鸟类、海洋植物等等,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盛,难以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