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我省已有10096名“田秀才”
商报济南消息 “他们都叫我‘土专家’,其实这是对我的尊重,对我技术的认可,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自从被评为农民高级农艺师,山东省利津县绿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佟福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的热情越发高涨。
佟福兴是山东省最早一批拥有职称的“新农人”代表,俯首钻研食用菌育种33载,发展带动食用菌生产基地5个、种植户1000多户。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近年来,山东深化乡村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把评价重点放在业绩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上,有效激励‘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0096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据介绍,我省人社部门发挥职称“指挥棒”作用,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和“职称直评”三项职称制度,超过18万基层人才受益。
挂职研修,是山东人社部门为基层搭建的上下联通桥梁和人才培养通道。山东每年选派500名左右基层技术骨干,面向农业、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到省、市对口单位上挂锻炼,累计培养中青年骨干2600余人。同时,我省还建立县以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打破基层人才发展的“天花板”,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共晋升职员4461人。
“2022年,威海市举办农村电商直播培训12场,推动威海市农村累计网络零售额30.23亿元,较上年增长71.1%,带火了‘乳山牡蛎’‘胶东花饽饽’‘威海无花果’等特色农产品。”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马绪福表示。
今年以来,我省还瞄准企业家、农民工、技能人才等群体,总结推广“乡村振兴合伙人”“首席专家”“归雁工程”等项目经验做法,打造“人才+项目+资金”新型人才引进模式,让各类优秀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此外,我省创新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创设5大类30余种乡村公益性岗,吸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今年以来,全省共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0.97万人,安置上岗56.09万人。
为留住人才、集聚优质专家资源,山东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专家服务基地建设,为乡村振兴引才聚才“筑巢引凤”,为专家智力下沉和成果转化“夯基累台”。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设立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5家,省级基地213家,吸引集聚1.4万余名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帮助基层单位解决技术难题2.4万余个,培训基层各类人才10万余名。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通讯员 游翀 范洪艳
佟福兴是山东省最早一批拥有职称的“新农人”代表,俯首钻研食用菌育种33载,发展带动食用菌生产基地5个、种植户1000多户。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近年来,山东深化乡村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把评价重点放在业绩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上,有效激励‘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0096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据介绍,我省人社部门发挥职称“指挥棒”作用,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和“职称直评”三项职称制度,超过18万基层人才受益。
挂职研修,是山东人社部门为基层搭建的上下联通桥梁和人才培养通道。山东每年选派500名左右基层技术骨干,面向农业、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到省、市对口单位上挂锻炼,累计培养中青年骨干2600余人。同时,我省还建立县以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打破基层人才发展的“天花板”,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共晋升职员4461人。
“2022年,威海市举办农村电商直播培训12场,推动威海市农村累计网络零售额30.23亿元,较上年增长71.1%,带火了‘乳山牡蛎’‘胶东花饽饽’‘威海无花果’等特色农产品。”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马绪福表示。
今年以来,我省还瞄准企业家、农民工、技能人才等群体,总结推广“乡村振兴合伙人”“首席专家”“归雁工程”等项目经验做法,打造“人才+项目+资金”新型人才引进模式,让各类优秀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此外,我省创新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创设5大类30余种乡村公益性岗,吸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今年以来,全省共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0.97万人,安置上岗56.09万人。
为留住人才、集聚优质专家资源,山东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专家服务基地建设,为乡村振兴引才聚才“筑巢引凤”,为专家智力下沉和成果转化“夯基累台”。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设立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5家,省级基地213家,吸引集聚1.4万余名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帮助基层单位解决技术难题2.4万余个,培训基层各类人才10万余名。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通讯员 游翀 范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