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导”别野
“花钱在网上找了个讲解员,讲的都是野史”“讲解老师把云纹铜禁的出土时间都介绍错了,场面相当尴尬”……今年暑期,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迎来了游客高峰,人们渴望通过参观游览,深入了解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然而,一些来历不明的“野导”却给这一体验蒙上了阴影。“野导游”现象因何产生?“讲解乱象”又该如何破解?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野导”讲野史引吐槽
今年暑期全国各地博物馆迎来游客高峰,部分热门博物馆更是人山人海,甚至一票难求。为了更好地参观游览博物馆,深入了解文物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不少游客选择花钱购买讲解服务,其中,非馆方讲解引来吐槽不断。
目前,博物馆讲解服务问题颇多:非馆方讲解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讲解员音量扰人,还经常霸占展品前最佳观赏位置,影响看展秩序;还有一些所谓“野导”,不仅讲解内容漏洞百出,还把野史当正史,混杂着成功学、低俗黄段子,糊弄、污染观众。
有业内人士介绍,博物馆基本都提供官方讲解服务,这种通常比较规范和专业。然而,一些机构或个人以营利为目的,在博物馆内开展非官方认证的讲解或组织研学教育活动,且已显现出规模化发展势头,这严重影响了博物馆正常有序的运行,甚至其中还存在传播错误文化知识和意识形态的风险,亟待得到有效遏制。
一位在国家一级博物馆从事多年讲解工作的讲解员表示,非馆方讲解内容不规范,存在意识形态风险。为了吸引游客,许多非馆方讲解者在讲解过程中常将考古与盗墓混为一谈,大量穿插未经考证的秘闻、野史等内容,带来不良导向和社会影响。一些研学活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懂装懂,用价格体现文物的价值等。
野蛮拉客叫客现象并存
今年6月,一名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投诉井冈山拉客叫客的无证导游人员激增。其称,井冈山下高速口红旗塑像广场,长年被几百名拉客叫客的野导游占领,胜利的号角、1928停车场、博物馆路段、圣欧顿酒店路段、北山烈士陵园路段……井冈山现在是满大街的拉客者和无证导游,这个群体现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井冈山的光辉形象。请解决此问题。
江西吉安市委民声通道工作室、井冈山管理局办公室7月5日回复称,收到网民的留言反映后,吉安市委高度重视,要求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调查核实。
回复称,经核实,井冈山红旗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等景区(点),确实存在无证导游招客揽客行为。
为维护井冈山景区良好旅游秩序,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城市文明形象,井冈山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自6月20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旅游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从严、从快打击景区内追客拉客、“黑的”“黑导”、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保持常态化监管,发现一起,警告教育一起。并对红旗广场、1928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等重点区域,每天安排工作人员不间断站岗值守,保障周边市场秩序。
已有多地博物馆为“讲解”立规矩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梳理发现,“野导”横行的现象已经引发了有关部门的注意。7月9日,国家博物馆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自7月16日起,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 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其实,早在国家博物馆之前,河南、辽宁、广东等多个省级博物馆就对导游、社会教育机构进馆讲解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原则上不允许社会人士在馆内展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
博物馆禁止社会讲解曾引起较大争议。早在2018年,市民带朋友参观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为朋友介绍相关历史知识,结果被工作人员劝阻,当时许多人认为博物馆的做法不妥。恭王府博物馆对此解释,禁止外来讲解员讲解,是为了防止博物馆内游览混乱,以及“野导游”传播错误的历史信息。而制止该市民为朋友讲解,是因为在展厅内讲解的时候声音太大。
对许多喜爱逛博物馆的游客来说,讲解是非常必要的体验环节。大多数博物馆都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项目,有公益和收费两大类。以国家博物馆官网公布的收费讲解项目为例,2小时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精品讲解团收费标准是每人每小时100元,每团观众上限15人。
国家博物馆并不收取门票费,但预订成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许多游客购买第三方讲解服务主要是为了方便获得门票。暑期,许多家长带孩子来参观博物馆。按照国家博物馆的规定,门票需要提前7日预约。在店铺评论中,有消费者表示,“在根本预约不上门票的情况下,能让孩子顺利进入馆内已实属不易。”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野导”讲野史引吐槽
今年暑期全国各地博物馆迎来游客高峰,部分热门博物馆更是人山人海,甚至一票难求。为了更好地参观游览博物馆,深入了解文物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不少游客选择花钱购买讲解服务,其中,非馆方讲解引来吐槽不断。
目前,博物馆讲解服务问题颇多:非馆方讲解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讲解员音量扰人,还经常霸占展品前最佳观赏位置,影响看展秩序;还有一些所谓“野导”,不仅讲解内容漏洞百出,还把野史当正史,混杂着成功学、低俗黄段子,糊弄、污染观众。
有业内人士介绍,博物馆基本都提供官方讲解服务,这种通常比较规范和专业。然而,一些机构或个人以营利为目的,在博物馆内开展非官方认证的讲解或组织研学教育活动,且已显现出规模化发展势头,这严重影响了博物馆正常有序的运行,甚至其中还存在传播错误文化知识和意识形态的风险,亟待得到有效遏制。
一位在国家一级博物馆从事多年讲解工作的讲解员表示,非馆方讲解内容不规范,存在意识形态风险。为了吸引游客,许多非馆方讲解者在讲解过程中常将考古与盗墓混为一谈,大量穿插未经考证的秘闻、野史等内容,带来不良导向和社会影响。一些研学活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懂装懂,用价格体现文物的价值等。
野蛮拉客叫客现象并存
今年6月,一名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投诉井冈山拉客叫客的无证导游人员激增。其称,井冈山下高速口红旗塑像广场,长年被几百名拉客叫客的野导游占领,胜利的号角、1928停车场、博物馆路段、圣欧顿酒店路段、北山烈士陵园路段……井冈山现在是满大街的拉客者和无证导游,这个群体现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井冈山的光辉形象。请解决此问题。
江西吉安市委民声通道工作室、井冈山管理局办公室7月5日回复称,收到网民的留言反映后,吉安市委高度重视,要求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调查核实。
回复称,经核实,井冈山红旗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等景区(点),确实存在无证导游招客揽客行为。
为维护井冈山景区良好旅游秩序,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城市文明形象,井冈山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自6月20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旅游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从严、从快打击景区内追客拉客、“黑的”“黑导”、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保持常态化监管,发现一起,警告教育一起。并对红旗广场、1928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等重点区域,每天安排工作人员不间断站岗值守,保障周边市场秩序。
已有多地博物馆为“讲解”立规矩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梳理发现,“野导”横行的现象已经引发了有关部门的注意。7月9日,国家博物馆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自7月16日起,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 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其实,早在国家博物馆之前,河南、辽宁、广东等多个省级博物馆就对导游、社会教育机构进馆讲解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原则上不允许社会人士在馆内展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
博物馆禁止社会讲解曾引起较大争议。早在2018年,市民带朋友参观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为朋友介绍相关历史知识,结果被工作人员劝阻,当时许多人认为博物馆的做法不妥。恭王府博物馆对此解释,禁止外来讲解员讲解,是为了防止博物馆内游览混乱,以及“野导游”传播错误的历史信息。而制止该市民为朋友讲解,是因为在展厅内讲解的时候声音太大。
对许多喜爱逛博物馆的游客来说,讲解是非常必要的体验环节。大多数博物馆都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项目,有公益和收费两大类。以国家博物馆官网公布的收费讲解项目为例,2小时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精品讲解团收费标准是每人每小时100元,每团观众上限15人。
国家博物馆并不收取门票费,但预订成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许多游客购买第三方讲解服务主要是为了方便获得门票。暑期,许多家长带孩子来参观博物馆。按照国家博物馆的规定,门票需要提前7日预约。在店铺评论中,有消费者表示,“在根本预约不上门票的情况下,能让孩子顺利进入馆内已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