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京剧《邓恩铭》亮相
英雄山下忆先烈

京剧《邓恩铭》演出剧照

京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被誉为我国“国粹”。在我国红色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革命先烈的事迹被创作成京剧广为流传。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8月1日晚,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市京剧院创作的2016年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扶持资助项目《邓恩铭》专场演出在济南市英雄山北广场举行,这也是济南市京剧院首次尝试在户外演出。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叶福森
户外首演
济南作为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红色之城,王尽美、邓恩铭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奋斗过;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解放阁等红色文化建筑,诉说着往昔烽火。这其中,邓恩铭烈士墓就位于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日前,由济南市京剧院编排的红色京剧《邓恩铭》,首次以实景演出形式来到英雄山脚下,以一场盛大的演出缅怀革命先辈,寄托无尽哀思。
邓恩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13位代表之一,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京剧《邓恩铭》通过邓恩铭少年时代的“忧国忧时”、五四时期的“挺立潮头”、参与建党的“立党为公”、唤起民众的“领导工运”、克难奋进中的“潮起潮落”、革命斗争中的“家事国事”、斗争失利后的“被捕越狱”和直至大义凛然的“英勇就义”等篇章,全方位地表现了他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生命轨迹,热情讴歌了他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崇高品格和对人民、对战友、对亲人的深挚情义。
本次演出,济南市京剧院将剧场搬到户外,吸引众多观众现场观看。但其实,作为济南市京剧院首次尝试户外演出,对于演出整体效果和观众反应,十分重视。然而,连日来的降雨对场地搭建及演员彩排形成较大影响。要想呈现与剧场演出同样的效果,就对现场、灯光、音响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为了本次演出,济南市京剧院调集了专业的舞台设备和演出器材、照明灯具等。“在搭建过程中,我们遭遇暴雨。暴雨过后,温度升高导致整个场地像蒸笼一样,但为了演出,所有演职人员一刻也没停歇。”济南市京剧院院长李琦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实际上,户外场地是不适合演出《邓恩铭》 这个剧目的,“因为现场没有这种氛围。但是,我们努力营造氛围,力争为市民呈现一次精彩的演出。”
除了环境制约,李琦介绍,最初在创排这部京剧时,由于邓恩铭相关资料较少,所以在资料搜集方面,济南市京剧院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要把邓恩铭完整的一生演绎出来,京剧院在创作过程中选择了将剧本虚化,将某些重要节点弱化处理。比如有一些工作是他做的,但具体怎么做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具体信息,只能进行艺术化处理。
”真情演绎
《邓恩铭》中,由济南市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保良饰演邓恩铭。据了解,邓恩铭牺牲时年仅30岁,而李保良今年已63岁。以63岁的年纪去演绎邓恩铭完整的一生,这对于李保良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演出前,李保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演这部剧,自己最大的挑战就是年龄。我要去扮演十六七岁正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邓恩铭,直到他英勇就义,这个时间跨度非常大,包括人物的形象和内心,都是不好表达的。”
作为济南市京剧院业务院长,李保良9岁参加工作,演出经验丰富。在京剧《邓恩铭》中,李保良既是主演,又是导演。他告诉记者,身兼二职,让自己和剧中每一个角色都进行了关联。这样人物呈现出来后,会更加立体,对人物的体会、体现,包括舞台样式的表现也会更加丰富。
守正创新
《邓恩铭》的成功演出,让李琦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革命先驱的一生需要我们去梳理,需要我们去推广,也需要我们去更多地宣传。”
一直以来,在推动京剧传承与发展方面,济南市京剧院做到了四个字:守正创新。李琦表示,在人才培养上,包括剧目创作上,济南市京剧院沿着守正的道路,每一台大戏、每一台新戏都会请国内此行当中最顶尖的专家来把关、教授年轻演员。“目前,济南市京剧院年轻演员较多,剧团内的老一辈优秀演员,比如李保良已经退休。面对人才衔接问题,济南市京剧院可以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培养锻炼他们。比如我们邀请到重庆京剧院院长张军强来教授我们的青年演员马良。马良今年获得第六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奖大赛一等奖。我们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年轻演员得到最正宗的传承,之后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包括创新。”
据了解,目前,济南市京剧院正在排演一部关于邓恩铭反腐的京剧。据相关资料记载,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反腐领导人,而剧中的王复(原名王复元),也是有据可查的被反腐的第一人。“我们很骄傲可以将这部剧搬上舞台,未来呈现给观众,我认为,对于当今社会十分有意义。”李琦表示。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叶福森
户外首演
济南作为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红色之城,王尽美、邓恩铭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奋斗过;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解放阁等红色文化建筑,诉说着往昔烽火。这其中,邓恩铭烈士墓就位于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日前,由济南市京剧院编排的红色京剧《邓恩铭》,首次以实景演出形式来到英雄山脚下,以一场盛大的演出缅怀革命先辈,寄托无尽哀思。
邓恩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13位代表之一,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京剧《邓恩铭》通过邓恩铭少年时代的“忧国忧时”、五四时期的“挺立潮头”、参与建党的“立党为公”、唤起民众的“领导工运”、克难奋进中的“潮起潮落”、革命斗争中的“家事国事”、斗争失利后的“被捕越狱”和直至大义凛然的“英勇就义”等篇章,全方位地表现了他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生命轨迹,热情讴歌了他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崇高品格和对人民、对战友、对亲人的深挚情义。
本次演出,济南市京剧院将剧场搬到户外,吸引众多观众现场观看。但其实,作为济南市京剧院首次尝试户外演出,对于演出整体效果和观众反应,十分重视。然而,连日来的降雨对场地搭建及演员彩排形成较大影响。要想呈现与剧场演出同样的效果,就对现场、灯光、音响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为了本次演出,济南市京剧院调集了专业的舞台设备和演出器材、照明灯具等。“在搭建过程中,我们遭遇暴雨。暴雨过后,温度升高导致整个场地像蒸笼一样,但为了演出,所有演职人员一刻也没停歇。”济南市京剧院院长李琦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实际上,户外场地是不适合演出《邓恩铭》 这个剧目的,“因为现场没有这种氛围。但是,我们努力营造氛围,力争为市民呈现一次精彩的演出。”
除了环境制约,李琦介绍,最初在创排这部京剧时,由于邓恩铭相关资料较少,所以在资料搜集方面,济南市京剧院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要把邓恩铭完整的一生演绎出来,京剧院在创作过程中选择了将剧本虚化,将某些重要节点弱化处理。比如有一些工作是他做的,但具体怎么做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具体信息,只能进行艺术化处理。
”真情演绎
《邓恩铭》中,由济南市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保良饰演邓恩铭。据了解,邓恩铭牺牲时年仅30岁,而李保良今年已63岁。以63岁的年纪去演绎邓恩铭完整的一生,这对于李保良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演出前,李保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演这部剧,自己最大的挑战就是年龄。我要去扮演十六七岁正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邓恩铭,直到他英勇就义,这个时间跨度非常大,包括人物的形象和内心,都是不好表达的。”
作为济南市京剧院业务院长,李保良9岁参加工作,演出经验丰富。在京剧《邓恩铭》中,李保良既是主演,又是导演。他告诉记者,身兼二职,让自己和剧中每一个角色都进行了关联。这样人物呈现出来后,会更加立体,对人物的体会、体现,包括舞台样式的表现也会更加丰富。
守正创新
《邓恩铭》的成功演出,让李琦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革命先驱的一生需要我们去梳理,需要我们去推广,也需要我们去更多地宣传。”
一直以来,在推动京剧传承与发展方面,济南市京剧院做到了四个字:守正创新。李琦表示,在人才培养上,包括剧目创作上,济南市京剧院沿着守正的道路,每一台大戏、每一台新戏都会请国内此行当中最顶尖的专家来把关、教授年轻演员。“目前,济南市京剧院年轻演员较多,剧团内的老一辈优秀演员,比如李保良已经退休。面对人才衔接问题,济南市京剧院可以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培养锻炼他们。比如我们邀请到重庆京剧院院长张军强来教授我们的青年演员马良。马良今年获得第六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奖大赛一等奖。我们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年轻演员得到最正宗的传承,之后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包括创新。”
据了解,目前,济南市京剧院正在排演一部关于邓恩铭反腐的京剧。据相关资料记载,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反腐领导人,而剧中的王复(原名王复元),也是有据可查的被反腐的第一人。“我们很骄傲可以将这部剧搬上舞台,未来呈现给观众,我认为,对于当今社会十分有意义。”李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