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上半年完成20个“无废城市”建设项目
商报济南消息 7月28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数说济南看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获悉,济南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蓝天、碧水、净土。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济南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完成25项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获得2021-2022年度省级评估优秀等次。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评估获得优良等次,推进起步区“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
在全省率先出台《济南市“无废园区”创建工作指南(试行)》等12个领域“无废细胞”创建指南。完成“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20个。在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的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济南市作为6个典型城市之一,面向全国交流分享“无废城市”建设经验。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世勇介绍,2022年,济南在黄河流域启动了“智慧生态黄河”示范项目建设。项目立足济南、服务山东、面向黄河流域,通过打通生态环境各层级、各领域、各要素数据信息资源,建设方便监管、服务企业、惠及公众的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目前,在整合现有76个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监测站,21路水环境监控视频等感知设备的基础上,新增建设17套水质监测站和50路水环境视频监控; 在10家土方施工阶段的工地试点建设了车辆出入清洗智能识别系统,识别渣土运输等车辆苫盖不严、带泥上路等问题;在龙湖湿地建设了一套鸟类生物多样性视频智能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对周边鸟类的自动抓拍和智能识别;正在开展的还有无人机自动机场、放射源在线监测等设备的建设。
在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实现日常监管全覆盖。扎实开展一线巡河,上半年累计出动6000余人次,行程6万余公里,对全市100多条大小河流进行拉网式不间断排查。开展汛期水污染隐患问题排查。发现问题174个,完成整治169个。完成127处入河排污口的竖牌立标。开展飞行检查147次,加密监测点位278个,发现并整改问题42个。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开展入河排污口动态核查与监测,建立健全排污口动态管理台账,明确排污口设置和管理要求,倒逼岸上污染治理。
今年济南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主线,就是落实国家、省出台的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以及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3个方案。差异化设定各区县空气质量考核指标,每月公布排名情况,落实分析研判、预警通报、约谈提醒、帮扶指导、问题整改闭环工作机制,切实发挥考核排名制度的导向、约束、激励作用,为完成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济南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完成25项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获得2021-2022年度省级评估优秀等次。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评估获得优良等次,推进起步区“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
在全省率先出台《济南市“无废园区”创建工作指南(试行)》等12个领域“无废细胞”创建指南。完成“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20个。在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的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济南市作为6个典型城市之一,面向全国交流分享“无废城市”建设经验。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世勇介绍,2022年,济南在黄河流域启动了“智慧生态黄河”示范项目建设。项目立足济南、服务山东、面向黄河流域,通过打通生态环境各层级、各领域、各要素数据信息资源,建设方便监管、服务企业、惠及公众的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目前,在整合现有76个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监测站,21路水环境监控视频等感知设备的基础上,新增建设17套水质监测站和50路水环境视频监控; 在10家土方施工阶段的工地试点建设了车辆出入清洗智能识别系统,识别渣土运输等车辆苫盖不严、带泥上路等问题;在龙湖湿地建设了一套鸟类生物多样性视频智能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对周边鸟类的自动抓拍和智能识别;正在开展的还有无人机自动机场、放射源在线监测等设备的建设。
在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实现日常监管全覆盖。扎实开展一线巡河,上半年累计出动6000余人次,行程6万余公里,对全市100多条大小河流进行拉网式不间断排查。开展汛期水污染隐患问题排查。发现问题174个,完成整治169个。完成127处入河排污口的竖牌立标。开展飞行检查147次,加密监测点位278个,发现并整改问题42个。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开展入河排污口动态核查与监测,建立健全排污口动态管理台账,明确排污口设置和管理要求,倒逼岸上污染治理。
今年济南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主线,就是落实国家、省出台的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以及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3个方案。差异化设定各区县空气质量考核指标,每月公布排名情况,落实分析研判、预警通报、约谈提醒、帮扶指导、问题整改闭环工作机制,切实发挥考核排名制度的导向、约束、激励作用,为完成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