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今年共招144人 可享受“两免一补”
443分下考生 公费专科医学生值得你关注
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已经填报结束了,接下来二段线(150分)以上、一段线(443分)以下的考生就需要准备7月24日-26日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了。在这个批次填报志愿,不仅有普通计划,还有省属公费专科医学生、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分段培养计划(即“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高职院校专项计划等招生类型,都在这个时间段同时填报。除了“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还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公费专科医学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省内3所高校招收公费医学生
我省自2019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招收公费专科医学生。相较公费本科医学生,公费专科医学生学制更短,知识结构将更偏重基层医疗卫生实际需求,有望更有效缓解我省基层医生短缺问题。
2023年,我省公费专科医学生培养任务由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3所高校承担。公费专科医学生,是省属医学高等院校实施订单定向专科医学生的公费教育,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公费专科医学生为3年制。培养专业主要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报考公费专科医学生的考生成绩须达到普通类二段线(150分)。录取时,公费专科医学生志愿作为常规批96个平行志愿的组成部分投档录取。
公费专科医学生设置在普通类常规批,“专业+院校(分就业市方向)”为一个志愿,在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填报,若第2次志愿投档录取后仍有剩余计划,可在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时继续填报。常规批第2次志愿和第3次志愿均为“专业+院校(分就业市方向)”单位的平行志愿,公费专科医学生作为常规批96个志愿的组成部分一并填报。
凡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任何形式、任何批次的投档录取。
公费医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即公费医学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所需经费由省财政按每生每年10000元的标准拨付高校。其中生活补助经费标准为每生每年4000元,学校按每人每月(共10个月,寒暑假除外)400元标准足额发放给公费医学生。
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不少于6年
相比公费本科医学生,公费专科医学生的学制更短,只有3年,知识结构将更偏重基层医疗卫生实际需求,有望更有效缓解我省基层医生短缺问题。
公费专科医学生主要培养专业为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医学基本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基本诊疗能力。增加公费医学生到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见习、实习时间。
教育部门牵头负责公费专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卫生计生部门负责落实公费专科医学毕业生工作岗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公费专科医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派遣、人事接转和报到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负责落实公费专科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编制;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经费保障。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为公费专科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宿舍。
报考公费专科医学生须承诺,毕业后到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工作不少于6年(不含参加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时间)。已录取的公费专科医学生报到入学前,要与招生高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签订培养协议,明确三方权利和义务。未按规定签订三方协议者,取消入学资格。
面向不同地市录取位次相差大
2023年,我省公费专科医学生培养任务由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3所高校承担。共计招生144人,与2022年招生相比,少了272人。
从各院校2023年的招生专业可以看出,专科公费医学生的录取位次跨度比较大,最高的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中医学专业(面向青岛市就业),录取最低位次为132539,最低的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德州市就业),录取最低位次为235495,相差10万+位次,对应分数段大概为390分-460分。
即便是同一所院校,面向不同地市就业,录取位次相差也非常大。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分别为面向日照就业的154498和面向菏泽的224235,相差约7万位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分别为面向济南就业的179898和面向德州的235495,相差5万+位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的录取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分别为面向青岛就业的132539和面向枣庄的230409,相差近10万位次。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省内3所高校招收公费医学生
我省自2019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招收公费专科医学生。相较公费本科医学生,公费专科医学生学制更短,知识结构将更偏重基层医疗卫生实际需求,有望更有效缓解我省基层医生短缺问题。
2023年,我省公费专科医学生培养任务由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3所高校承担。公费专科医学生,是省属医学高等院校实施订单定向专科医学生的公费教育,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公费专科医学生为3年制。培养专业主要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报考公费专科医学生的考生成绩须达到普通类二段线(150分)。录取时,公费专科医学生志愿作为常规批96个平行志愿的组成部分投档录取。
公费专科医学生设置在普通类常规批,“专业+院校(分就业市方向)”为一个志愿,在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填报,若第2次志愿投档录取后仍有剩余计划,可在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时继续填报。常规批第2次志愿和第3次志愿均为“专业+院校(分就业市方向)”单位的平行志愿,公费专科医学生作为常规批96个志愿的组成部分一并填报。
凡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任何形式、任何批次的投档录取。
公费医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即公费医学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所需经费由省财政按每生每年10000元的标准拨付高校。其中生活补助经费标准为每生每年4000元,学校按每人每月(共10个月,寒暑假除外)400元标准足额发放给公费医学生。
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不少于6年
相比公费本科医学生,公费专科医学生的学制更短,只有3年,知识结构将更偏重基层医疗卫生实际需求,有望更有效缓解我省基层医生短缺问题。
公费专科医学生主要培养专业为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医学基本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基本诊疗能力。增加公费医学生到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见习、实习时间。
教育部门牵头负责公费专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卫生计生部门负责落实公费专科医学毕业生工作岗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公费专科医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派遣、人事接转和报到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负责落实公费专科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编制;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经费保障。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为公费专科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宿舍。
报考公费专科医学生须承诺,毕业后到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工作不少于6年(不含参加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时间)。已录取的公费专科医学生报到入学前,要与招生高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签订培养协议,明确三方权利和义务。未按规定签订三方协议者,取消入学资格。
面向不同地市录取位次相差大
2023年,我省公费专科医学生培养任务由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3所高校承担。共计招生144人,与2022年招生相比,少了272人。
从各院校2023年的招生专业可以看出,专科公费医学生的录取位次跨度比较大,最高的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中医学专业(面向青岛市就业),录取最低位次为132539,最低的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德州市就业),录取最低位次为235495,相差10万+位次,对应分数段大概为390分-460分。
即便是同一所院校,面向不同地市就业,录取位次相差也非常大。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分别为面向日照就业的154498和面向菏泽的224235,相差约7万位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分别为面向济南就业的179898和面向德州的235495,相差5万+位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的录取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分别为面向青岛就业的132539和面向枣庄的230409,相差近10万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