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外有退保黑产 里有骗保“内鬼”

一融资租赁公司被骗

        商报济南消息 近日,淄博市公安局淄川分局侦破一起利用虚开发票、阴阳合同等手段骗取融资贷款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经查犯罪团伙涉嫌诈骗500多万元。
  
  近日,淄川公安分局接到上海某融资租赁公司报案称,其在淄川的分公司曾办理过30辆商用车融资租赁贷款,现在全部发生逾期未还款情况。不仅如此,公司还发现大部分车辆已驶出本省,且部分车上安装的定位系统被拆除。
  
  接到报案后,淄川警方立即围绕涉案车辆和汽车销售商开展调查。民警发现不仅融资贷款公司审核的与实际落户的车型不同,两种车型的价差悬殊多达83000元,并且开具的车辆销售发票也存在阴阳两个销售商。高开虚假发票的目的是为了在融资租赁公司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后再将虚高发票作废,即可重新开一张车辆实际售价的发票,以便到车管所挂牌落户。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员与社会中介人员以及汽车销售商之间有相互勾结的重大嫌疑。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全面启动侦查工作。专案组民警对贷款购车相关信息梳理分析发现,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员于某、李某熟知公司业务流程,他们利用公司管理审核漏洞与汽车销售商中介人员杨某、蔡某等相互勾结,有组织有预谋地进行涉嫌骗取高额贷款的犯罪活动。
  
  警方侦查发现杨某和蔡某是整个犯罪团伙的组织者。二人先是通过网络广告、相互介绍等方式,以利益分成为诱惑,招揽了30名虚假购车人,并将他们介绍给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员于某、李某,让二人为其办理购车融资贷款,继而签订合同提车落户,由杨某、蔡某等人勾结汽车销售商再进行后续诈骗活动。专案组通过对涉案资金流水梳理发现,以杨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利用虚报车辆价格,阴阳合同等手段,先后骗取融资贷款车辆折款以及二次转卖非法所得等共计500多万元。
  
  经过数月侦查工作,淄川警方全面掌握了杨某团伙涉嫌诈骗的犯罪证据,专案组迅速展开集中收网抓捕行动,抓获12名主要涉案犯罪嫌疑人,并依法追回销往当地的三辆厢式货车。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