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落子 口传心授传承千年

山东落子伴奏乐器极为简约,大竹板及铜钹为伴奏乐器
点击查看原图
山东落子演员褚福林(资料图)
点击查看原图
        最早起源可以追溯至隋末唐初的山东落子历史悠久,发展过程中凝聚了历代艺人心血。一片铜钹、一块竹板,无需弦乐伴奏,便可唱尽天下奇闻异事,道尽世间喜怒哀乐。山东落子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起源于莲花落,在山东地区发展出独特魅力。

  山东落子有个接地气的名字——咣咣书。这个名字由其主要伴奏乐器而来,演出主要所用的铜钹敲击起来发出声响,俗称为“咣咣”,咣咣书由此而来。在表演过程中,山东落子伴奏乐器极为简约,大竹板及铜钹为伴奏乐器,并没有弦乐的加入。其中,一人左手自打铜钹,右手以大竹板击节演唱的叫“荷叶吊板”;一人敲钹,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

  演唱中,铜钹不仅是艺人的伴奏乐器,也是助阵表演的道具。当故事进行到关键时刻,技艺高超的艺人通常将手中的铜钹高抛两三丈,随后猛转身打个飞脚接住再唱。期间,艺人嘴中的故事有声有色不停,表演节奏稳而不乱,成为一大拿手绝活儿。这不仅让演出更具有观赏性,还调动观众情绪及兴趣,引来满堂彩。能够表演这个技艺的艺人通常也被称为“飞天咣咣”“飞咣咣”。

  山东落子广泛流传于山东境内,从古代莲花落演变而来,在有些地区仍然对其保持莲花落的称呼。莲花落以其早期曲调衬词“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简称“落子”。莲花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隋末唐初,相传为僧人传唱,随后,逐渐过渡到世俗化说唱的民间曲艺形式。到宋代时,出现了贫人乞食歌唱的莲花落,到了明代又在一般莲花落基础上产生了叙事莲花落,当时为唱曲和叙述两者并存状态。清朝中后期,落子具有了明显的说书特性,故事性相对完整,对观众来说也更具有吸引力,对其传播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从唱腔来看,山东落子的曲调单纯,半说半唱,一般多采用“一串铃”式的垛句,按词意将段子化分成若干段落,多则十几句,少则两句即拉一个长腔,打一个简单的钹点作为过门,唱词多为上下句结构的7字句或10字句。因落子的唱腔过于单调,为吸引听众,也常吸取姊妹艺术的曲调,并进行了曲种化改造,使得其具有了独特的语言特色,来丰富表演内容,也增加了曲种间的交流。山东落子演出形式简单粗犷,风格独特,气势威武,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显示了山东人民率直彪悍的精神气质。

  山东落子传承千年,没有曲没有谱,靠的全是一代一代师傅的口传心授。山东落子中的长篇书目,说唱完毕需要月余。目前传统书目有《大关西》《黑松林》《周仓偷孩子》《四环记》《薛礼还家》等。根据流行地域方言、曲调的不同,山东落子形成了三口:泰安以南流行的为“南口”,影响较大,流行济南及鲁西北的为“北口”;流行于潍县、平度一带的称“东口”。

  山东曲艺在我国曲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山东落子是我国民间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文学、音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由曲牌体发展为适应说书需要的吟诵体,其规律性特征,具有研究说唱音乐发展的重要价值。其题材内容、音乐结构、表演形式都是由专人创作、专人表演的,并与民间音乐、地方方言密切结合,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