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登泰山

——山水画家康庄的传奇人生
点击查看原图
        泰山还是一座平民山,从经年累月跋涉在山路上的挑山工,到一辈复一辈朝拜泰山老奶奶的小脚女人,敬仰泰山,高度一致;崇拜泰山老奶奶,绝无二心。
  天下同敬,唯有中华泰山。
  泰山这部中华文化宝典,康庄是怎么翻开的呢?
  答案有点诙谐,是一次次“盲流”之旅——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
  午夜时分,车临大河站,车速慢下来,下一站就是泰安了,康庄、张宝珠向运转车长打声招呼,双双跳下货车最后一节车厢,这一节车厢叫做守车。他们沿铁路线向泰安方向前行,走到泰安站货场,寻个出口遛出,直奔泰山山道,一夜攀登,泰山极顶到了。
  那时济南到泰安,客票价一块九,来回三块八,三块八能买二十多斤面粉。为了让三块八发挥更大作用,他们选择蹭火车去泰安。一般周六晚上出发,第二天下午蹭车返回济南,这样不耽误周一上班。
  如同地下工作者,两人趁着夜幕从济南站货场溜进站台,找到去泰安的货车,给运转车长上一包烟,人就上了货车守车。蹭车次数多了,人家知道他们是去写生的画家,腰里没有几个子,有的是一幅笑脸,往往行个方便。
  泰山是五岳中的《史记》,没有几十次登临,进入不了深度阅读。没有深度阅读,想画好泰山,好比看了几遍《红楼梦》,人物关系还一锅糊涂,就想写长篇论文,探索里面几百个人物的命运,本身是个笑话。张宝珠说他今生登泰山89次。我问康庄:“你登过多少次?”“记不清了。应该不少于宝珠吧。”
  那就是小百十次了。康庄对泰山的理解和感情,是由小百十次登临建立起来的。泰山是画家的老师,泰山是画家的乡愁。除了没法入画的快活三里,泰山所有名胜遗迹,他和画友张宝珠不知凭吊、写生多少回了。
  康庄觉得泰山不像黄山,黄山是座年轻的山,美丽俊俏,挺拔奇秀,谁不一见钟情谁有毛病。泰山是一座古老的山,雄浑博大,庄重肃穆,如一位峨冠博带、髯发垂雪的文化老翁,每一根胡须里好像都有一把故事。
  摸透泰山的性格,是理解泰山的门径。
  一个闷热异常的夏夜,康庄和几位画友夜宿中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