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启发
——惊心动魄的攀登故事
![《第三极:珠峰的谜团、执念与生死》作者:[美]马克·辛诺特(Mark Synnott)](..\..\..\resfiles\2023-06\12\lscm20230612a0014v01_4.jpg)
《第三极:珠峰的谜团、执念与生死》作者:[美]马克·辛诺特(Mark Synnott)

我在英国登山俱乐部翻检诺埃尔·奥德尔的文件时发现了一封写给《自然》(Nature)杂志的手写信件,未注明日期,而这封信的主题,奥德尔称之为《氧气辩》(Oxy-gen Debate)。这封信以如下语句作结:“无论是工程师还是生理学家可能都最好记住,很多登山家都普遍认为,如果珠穆朗玛峰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其他高峰确实值得攀登,那么就应该在没有这些人工辅助的情况下攀登,因为若非如此,就会使一项体育运动沦为实验室实验。”
然而1924年的时候,奥德尔还是接受了氧气装置总负责人的工作。他的小徒弟桑迪·欧文就是因为在工程方面的专长而被招进登山队的,在欧文的帮助下,奥德尔埋头苦干,以确保氧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流出来。但今天我们很难想到,20世纪20年代关于氧气的争论,主要关心的是无论多健康、先天条件多好的一个人,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究竟有没有可能不用人工氧气就登上8800米的高度。他们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证明答案究竟是有还是没有,也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生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最佳见解,来自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克拉斯(Alexander Kellas)的苏格兰化学教授,这个人既有些离经叛道也喜欢离群索居,从1907年 到1921年,他在喜马拉雅地区进行了8次探索性登山。
1910年,克拉斯首次登上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锡金与中国交界处的9座6000米级山峰,第二年他又登上了同一道山脉上的堡洪里峰(Pauhunri,海拔7128米)。尽管当时没有任何人知道,但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登上过的最高峰,这个纪录一直到1930年才有人打破。
克拉斯经常独来独往,登山的时候只有几个尼泊尔夏尔巴人跟他一起。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他是第一个认识到夏尔巴人在高海拔地区能表现得非常好(而且只有夏尔巴人有这个能力)的喜马拉雅探险家,但他会有不仅用夏尔巴人当背夫,还用他们当登山者和向导的想法,是因为一位来自挪威的喜马拉雅探险家,名叫卡尔·威廉·鲁本森(Carl Wilhelm Rubenson)的启发,1908年在英国登山俱乐部演讲时他讲到了这一点。
然而1924年的时候,奥德尔还是接受了氧气装置总负责人的工作。他的小徒弟桑迪·欧文就是因为在工程方面的专长而被招进登山队的,在欧文的帮助下,奥德尔埋头苦干,以确保氧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流出来。但今天我们很难想到,20世纪20年代关于氧气的争论,主要关心的是无论多健康、先天条件多好的一个人,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究竟有没有可能不用人工氧气就登上8800米的高度。他们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证明答案究竟是有还是没有,也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生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最佳见解,来自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克拉斯(Alexander Kellas)的苏格兰化学教授,这个人既有些离经叛道也喜欢离群索居,从1907年 到1921年,他在喜马拉雅地区进行了8次探索性登山。
1910年,克拉斯首次登上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锡金与中国交界处的9座6000米级山峰,第二年他又登上了同一道山脉上的堡洪里峰(Pauhunri,海拔7128米)。尽管当时没有任何人知道,但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登上过的最高峰,这个纪录一直到1930年才有人打破。
克拉斯经常独来独往,登山的时候只有几个尼泊尔夏尔巴人跟他一起。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他是第一个认识到夏尔巴人在高海拔地区能表现得非常好(而且只有夏尔巴人有这个能力)的喜马拉雅探险家,但他会有不仅用夏尔巴人当背夫,还用他们当登山者和向导的想法,是因为一位来自挪威的喜马拉雅探险家,名叫卡尔·威廉·鲁本森(Carl Wilhelm Rubenson)的启发,1908年在英国登山俱乐部演讲时他讲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