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我省开展重点领域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已督促整改39100余处隐患

        近期,全国部分地区接连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坚决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山东省政府消防安全委员会决定自4月26日至12月31日,在全省开展重点领域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严执法专项行动。此次行动,聚焦医疗卫生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商住混合体建筑、新兴业态、仓储物流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重点领域,全面排查、狠抓整治、严格执法。同时,违规电气焊等行为也是此次整治的重点。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重点开展医疗卫生等领域专项整治

  据了解,此次为期8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聚焦人员密集场所、新兴业态场所、商住混合体建筑、居民住宅和“九小场所”、石化企业和易燃易爆单位、仓储物流及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重大火灾隐患单位7类突出风险。
  
  统筹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生产经营租住村(居)民自建房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和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专项整治3类重点整治。重点推进电动自行车治理、“生命通道”治理、电气火灾治理、易燃可燃保温材料和装饰装修消防安全治理4类综合治理。
  
  行动将采取强化自查自纠、组织基层排查、强化执法检查、强化督导检查、舆论监督整治四项工作举措,科学统筹、压茬推进,抓实抓细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与实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异地互“检”,纳入国务院考核

  据了解,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消防部门已检查社会单位1.5万余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及消防安全违法行为39100余处,临时查封单位150余家,责令“三停”单位110余家。
  
  为确保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自5月1日起,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全省重点领域消防安全“异地互查”行动,从16个消防救援支队各选派10名防火监督业务骨干,采取跨地市交互检查的方式组成异地互查工作组,检查重点场所的同时,随机抽查大型综合体、高层建筑、月子会所等新兴产业和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系统核查基层大队消防监督员的检查质效,并对监督人员履职履责情况做出综合评估。
  
  截至目前,各互查组已检查单位1596家,督改隐患11207处,发现重大火灾隐患52家,立案处罚417起。从检查情况看,隐患主要集中在建筑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或带故障运行、堵占消防通道、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方面。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有关要求,此次专项行动将纳入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以及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医疗机构派驻联合检查组

  医疗机构是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大、社会影响大。近期国内发生的医疗机构火灾事故,充分暴露出部分医疗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存在不到位、不落实等问题。
  
  山东省一直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去年3月份,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就联合省卫健委开展了为期六个月的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整治,取得了一系列的效果。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今年4月26日,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再次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开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按照单位自查、市级检查、省级抽查的方式,8 月底前完成集中整治“回头看”工作。
  
  目前,已派出检查组8个,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实地督导检查,重点针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电气设施设备及线路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医学院校管理、燃气安全风险、建设施工现场等情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
  
  截至目前,检查组已检查医疗卫生机构133家,发现问题隐患1282个。所有隐患问题已全部督办、抄告属地卫生健康部门,逐一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强力推动问题隐患立整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