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神仙会”

——山水画家康庄的传奇人生
《借来挂流三百丈》作者:张柯
点击查看原图
        沙龙文化滥觞于法国,历经两个世纪,对法国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主持沙龙的是贵族夫人或是小姐,像17世纪的朗布依埃“蓝色沙龙”,18世纪的乔芙林夫人的哲学沙龙,莱斯比纳丝小姐的百科全书沙龙等等。有资格走进沙龙的人,皆为一时人物,进沙龙的宾客不是凭权位、砸法郎,靠的是天才、学问和风度。

  “花窗沙龙”哪有那么“洋化儿”,泛潮的小坯房里,没有咖啡的香气,珠光宝气的贵妇人远在法兰西历史的天空。这里唯有花茶一杯,地瓜干酒二两,一听罐头,再来盘花生米,高谈阔论就开始了。
  
  大致算来,来过“花窗沙龙”的人物,有黑伯龙、弭菊田、岳祥书、曹庚生、张彦青、宗惟成、王企华、张鹤云、刘鲁生、王天池、刘如璞、周伯鼎、黄立孙、刘春浦、陈左黄、刘敦和、刘效飞、汪长庆;外省来的艺术名人有朱恒、卢坤峰等等,一句话,省城内外的画家,能来的,该来的,都来了。同辈画友张登堂、孙敬会、张宝珠、李承志、尹延新、解维础、关天骏、刘国瑞、欧阳秉森、崔辉、周朝金、王亦农等等,无不是常客。魏启后有时天天光顾。“花窗沙龙”阵容极一时之盛,办一所美术院校不成问题。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各路神仙聚一起,说古论今,谈书论画,聊得兴起,研墨铺纸,你画几竿墨竹,我补两只黄雀,你绘一幅春山,我来题写款识。相互偶有不同意见,间或面红耳赤,转眼间烟消云散,加上魏启后幽默诙谐,最会转圜,一屋人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玩到高兴处,皮黄唱起来。刘春浦深谙京戏三昧,哪一出是二黄,哪一出是西皮,这位名家唱出来是个什么味道,那位名家唱出来是个什么味道,刘春浦先唱后讲,如数家珍。
  
  身高马大的崔辉,是个性情中人,喝高兴了就开腔,韵味不及刘春浦,激情更胜一筹,大嗓门一起,声振屋瓦,全不管窗外已是月上中天。康庄四大爷被搅扰得无法安睡,抄起棍子轰人,老人也就是吓唬一下完事。客人下次再来,喝高兴了还唱,老人又拿起棍子,如此这般,又是一晚。

  “那时候大家围坐一堂,谈的都是艺术,没有谈人的,没有任何功利,不用序齿,全都没有架子,这样的感觉再也没有了。”康庄说。

  “家里常常宾客盈门,你的开销受得了吗?”我问。

  “那时简单啊,一盘花生米,一瓶水果罐头,就能玩一晚上。再说我的父母对我待客方式都习惯了。”

  最明事理的是妻子刘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