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琴书:琴筝清曲里的古韵今声

点击查看原图
        从初始于书香之家的琴曲,到民间自娱自唱的民间小调,再发展为广泛流行于山东地区的曲艺,山东琴书虽然不似评弹吴侬软语般柔美,却也生动直接地讲述着发生在齐鲁土地上的故事,广受百姓喜爱。山东琴书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也是极富山东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

  山东琴书又称“唱扬琴”或“山东扬琴”,主要流行于山东地区。其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采用生活中的俗言俗语达到比喻巧妙、韵味生动的境界。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化价值独特。

  山东琴书自明初兴起于郓城,迄今约有600年的历史。山东琴书最早为民间小曲联唱体。元明以来,山东境内俗曲盛行,至清代更盛。当时,鲁西南曹州府有通晓音律的文士名流,编写唱词,连缀曲牌,抓筝抚琴弹唱自娱,自称“琴筝清曲”,也就是后来的山东琴书。据《郓城县志》载:“琴曲始出于书香之家”,称为“琴筝清曲”。

  山东琴书是曲牌体曲种中发展最为成熟完备的曲艺形式之一。其音乐形式多样,兼有联曲、主插、板式变化等形式。因脱胎于民间的“小曲子”联唱,所用唱腔曲调十分丰富,约有曲牌200多支。因演唱情节需要,表演连缀数百种曲牌演唱,有了《白蛇传》《秋江》等曲目,联曲体新曲种小曲子应运而生。清朝中叶,这种艺术形式渐渐冲破了文人雅士的小圈子,由起初的“携访友”变为农闲时节的自娱性“庄稼耍”,或曰“玩局”,开始在郓城一带农村盛行。因业余演唱,这种表演形式由产生至清末虽已约有200年,却无多大发展。光绪年间,鲁西南灾荒频发,擅演小曲子的艺人进入城市卖艺,小曲子也转向职业性演唱,同时出现“唱扬琴”“打扬琴”等名称。此后,陆续改编移植了大批中篇书目进入表演,如《王天保下苏州》《空棺记》等40余部。演出时由联曲体向以“凤阳歌”“垛子板”为主曲的板腔体发展。1933年,著名琴书艺人邓九如等在天津演唱时,将其正式定名为山东琴书,沿用至今。

  山东琴书表演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山东琴书早期表演形式为分角坐唱,演唱者四五人或六七人,分操琴、筝,配以四胡、竹笛、琵琶、简板、碟子、碰铃等。操琴、筝者唱主角,居中坐唱,其余分坐两侧呈扇面形。清末,演唱者走向职业化,为减少开支,减为二人自操乐器对口进行演唱。如今,山东琴书的演出形式一般为二至五人,演唱者分赶角色,也兼乐器伴奏。分赶角色者一般二至三人,余者为伴奏兼伴唱。传统的演唱讲究稳重大方,演唱者正襟危坐,仪态端庄,目不斜视,全靠富于变化的唱腔和有机的伴奏配合来完成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山东琴书具有独特的言语特征,采用生活中的俗言俗语,比喻巧妙、生动韵味、独具匠心。其语言不仅是表达的工具,也是山东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山东琴书流派的发展与当地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清末民初,山东琴书进入鼎盛期,以贺金城、贺金柱等为代表的名家涌现。20世纪20年代前后,山东琴书出现南路、东路、北路三个流派,种类繁多、流派纷呈。山东琴书主要有三路四流派,即南路琴书的李派和茹派,东路琴书的商派,北路琴书的邓派。山东琴书各流派初期大体一致,但由于语言、演唱书目、演员文化价值认同、各地方戏曲曲艺的影响等种种因素而分化,呈现出流派纷呈、独具特色的特点。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