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感受地球与我们“互动”

现场准备了很多趣味环节,得到学生青睐,部分答题点甚至成为科普馆必去的“打卡地”。(山东省地震局供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朱德蒙于洋实习生赵静宜

商报济南消息 5月12日是第15个“防灾减灾日”。7日,在省防震减灾科技园,一场由山东省地震局组织,以防震减灾科普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引起民众广泛关注。
在防震减灾科技园内,类似的项目还有很多。据了解,本次开放日活动中共展出参展项目60余个,内容涉及防震减灾知识、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救治、消防救援等。“我们更加注重沉浸式体验与多形式呈现,活动较往年做出了更多创新设计,希望群众能通过亲临现场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以提升地震应急避险技能。”山东省地震局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张干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判断地震何时发生?地震发生前又有什么样的预兆?带着这些问题,参观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深入地震监测山洞,见证地震监测的各种手段方法;参观地震监测仪器馆,了解从张衡地动仪到数字化地震监测仪器的发展历程;登上地震应急指挥车,了解地震应急响应时的“临时指挥部”;参观地震流动监测车,利用地震流动观测仪记录自己制造的“地震”,体会地震波的神奇……游客赵女士向记者表示:“没想到地震预测工作是这么震撼的事情,从中学到的知识无论面对地震还是在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科普馆南侧空地,一群前来参与研学活动的孩子们将两名“伤员”团团围住,讨论着伤员急救的动作要领。两位勇敢的“消防员”已经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做起了伤员急救工作,捏鼻、送气……不长时间的培训已使他们有了几分急救专家的风范。“针对儿童,我们在现场同样准备了很多趣味环节,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并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张干表示,一些专为儿童准备的有奖知识答题小游戏亦得到了学生群体的青睐,部分答题点甚至成为了科普馆必去的“打卡地”。
在应急救援展示区,专业应急救援队员的搜救训练展示和高空绳索升降演练正在上演,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各种应急救援装备,与救援搜救犬亲密互动,实地感受消防救援车辆的庞大身躯,在“地震斜楼”体会地震带来的眩晕感觉。在震害防御区,先进的减震隔震技术及农村民居抗震措施纷纷展出,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防震安全建筑的内部奥妙。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科技园开放日现场,同样有地震专家亲临现场,回答市民和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比如,科普地震发生机制、动物异常判定、地震谣言识别、地震灾害防御等。
“山东省境内主要断裂带呈‘三纵一横’分布,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背景,是国家地震监测预警的重点区域之一。”山东地震台工程师周少辉表示,山东省现有126个测震台站、153个强震台站、1468个预警台站,地震发生后,能够在2分钟内完成地震自动速报,10分钟内正式向社会公布地震速报信息。
据了解,本次开放日共计有5000余名社会公众参与。“未来一周,省地震局还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开展‘山东省小学生防震减灾手抄报大赛获奖作品展’。”山东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远志向记者透露。此外,“防灾减灾宣传周”地震活动有奖答题活动已通过手机平台同步开展,详情请扫描文末二维码。
在防震减灾科技园内,类似的项目还有很多。据了解,本次开放日活动中共展出参展项目60余个,内容涉及防震减灾知识、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救治、消防救援等。“我们更加注重沉浸式体验与多形式呈现,活动较往年做出了更多创新设计,希望群众能通过亲临现场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以提升地震应急避险技能。”山东省地震局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张干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判断地震何时发生?地震发生前又有什么样的预兆?带着这些问题,参观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深入地震监测山洞,见证地震监测的各种手段方法;参观地震监测仪器馆,了解从张衡地动仪到数字化地震监测仪器的发展历程;登上地震应急指挥车,了解地震应急响应时的“临时指挥部”;参观地震流动监测车,利用地震流动观测仪记录自己制造的“地震”,体会地震波的神奇……游客赵女士向记者表示:“没想到地震预测工作是这么震撼的事情,从中学到的知识无论面对地震还是在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科普馆南侧空地,一群前来参与研学活动的孩子们将两名“伤员”团团围住,讨论着伤员急救的动作要领。两位勇敢的“消防员”已经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做起了伤员急救工作,捏鼻、送气……不长时间的培训已使他们有了几分急救专家的风范。“针对儿童,我们在现场同样准备了很多趣味环节,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并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张干表示,一些专为儿童准备的有奖知识答题小游戏亦得到了学生群体的青睐,部分答题点甚至成为了科普馆必去的“打卡地”。
在应急救援展示区,专业应急救援队员的搜救训练展示和高空绳索升降演练正在上演,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各种应急救援装备,与救援搜救犬亲密互动,实地感受消防救援车辆的庞大身躯,在“地震斜楼”体会地震带来的眩晕感觉。在震害防御区,先进的减震隔震技术及农村民居抗震措施纷纷展出,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防震安全建筑的内部奥妙。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科技园开放日现场,同样有地震专家亲临现场,回答市民和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比如,科普地震发生机制、动物异常判定、地震谣言识别、地震灾害防御等。
“山东省境内主要断裂带呈‘三纵一横’分布,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背景,是国家地震监测预警的重点区域之一。”山东地震台工程师周少辉表示,山东省现有126个测震台站、153个强震台站、1468个预警台站,地震发生后,能够在2分钟内完成地震自动速报,10分钟内正式向社会公布地震速报信息。
据了解,本次开放日共计有5000余名社会公众参与。“未来一周,省地震局还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开展‘山东省小学生防震减灾手抄报大赛获奖作品展’。”山东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远志向记者透露。此外,“防灾减灾宣传周”地震活动有奖答题活动已通过手机平台同步开展,详情请扫描文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