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看消防员和时间“赛跑”

为了还原真实情况,消防员只能自己携带装备,徒步前往事故发生地。

商报消息 2023年5月4日至6日,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在东营市举行为期三天的“使命召唤·齐鲁砺剑-2023”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记者了解到,本次演练模拟了某地发生7.5级地震后的灾情现场。此次演练科目共涉及了建筑坍塌狭小空间横/纵向破拆救援、坑道撑护破拆机动车救援、多类型木制支撑制作等6项专业救援。
5月4日下午,2023年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经济开发区展开。本次演练围绕力量投送、现场集结、徒步行进、宿营搭建、现场营救、导调评核、信息报送等9个重点科目开展。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全省共有16支地震救援轻(重)型搜救队及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3100余人,350辆专业车辆参与。
5月5日凌晨,一场模拟东营发生里氏7.5级“地震”的实战演练拉开序幕。这次演练的项目为坑道撑护破拆机动车救援任务,主要模拟了道路坍塌导致私家车被掩埋的场景。为了还原真实情况,沿途还设置了深沟、泥泞、塌陷、陡坡等不同场景。此时消防员只能自己携带装备,徒步前往事故发生地。由于下雨,道路变得格外泥泞,他们只能一路冒雨顶风前行,大约五分钟就达到了事故现场。
记者跟随济南消防救援支队来到现场看到,一辆银灰色轿车此刻已经完全被污泥掩埋,车内还有一名“被困人员”,情况十分危急。
救援一开始,消防员先用铁锨铲除了汽车周围的泥土,为了防止发生二次坍塌,他们还使用各类木材在现场临时制作了一个保护支撑,一名消防员告诉记者,“这样可以防止汽车继续下陷,让事故发生地变得相对安全,从而保护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的安全。”随后,一名消防员开始使用液压剪对汽车前中后支柱进行剪切。约两个小时后,破拆完成,被困人员被顺利救出。
5月5日上午7点,建筑局部坍塌狭小空间横向破拆救援演练项目展开。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重型地震救援队安全员张浩森告诉记者,“现在模拟的是地震发生后,居民楼一楼发生坍塌后将被困人员困于狭小空间内的情况,我们需要先考察整栋楼的情况,对楼体进行支撑加固,然后从二楼的地板向下进行安全破拆,从而到达被困人员所在的地方。”
记者在现场看到,消防员先根据楼下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划定了一个三角形区域,随后开始使用切割锯对地面进行切割,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消防员在切割过程中还要不断往地面注水。
张浩森告诉记者:“由于不同的建筑受地震影响程度不同,切割难度也不同,因此切割时间也不确定。”随着切割不断进行,地面上溅起一阵阵火花,屋内满是灰尘,让人觉得呼吸困难。大约一小时后,地板破拆完成,消防员穿上全身吊带下至一层,对被困人员继续实施救援。
张浩森告诉记者:“下面,我们会将被困人员送至二楼,随后再利用斜向救助的方式,将被困人员从楼梯转移至地面安全区域。”本次救援活动大约持续6个小时。
与此同时,在另一片区域内,消防员们正在进行多类型木制支撑制作。东营消防救援支队轻型地震救援专业队队员唐恒祥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场地模拟的是地震发生后,一楼楼体的建筑结构。因为它们随时会坍塌,所以需要制作各类木质支撑,来稳固楼体。”
记者看到,消防员们需要先将各类木材运至演练场地,由于道路泥泞,手推车几乎无法移动,大家只能一起合力推车前进。等木材到达后,消防员根据楼体高度对木材进行切割,并根据现场情况,分别制作了竖向支撑、横向支撑和R 形支撑。唐恒祥告诉记者,“这个过程虽然看着简单,但其实很考验耐心,因为每一处拼接都要做到严丝合缝,一旦不稳定,就可能发生危险。”
记者了解到,本次演练全程坚持“实兵、实装、实战、实训、实考”,同时还邀请了山东省地震局专家现场指导,同时从全省抽调37名导调评估员,全程跟队评判。截止到5月6日上午10点,所有演练科目均顺利完成。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张淑婷 发自山东东营
5月4日下午,2023年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经济开发区展开。本次演练围绕力量投送、现场集结、徒步行进、宿营搭建、现场营救、导调评核、信息报送等9个重点科目开展。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全省共有16支地震救援轻(重)型搜救队及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3100余人,350辆专业车辆参与。
5月5日凌晨,一场模拟东营发生里氏7.5级“地震”的实战演练拉开序幕。这次演练的项目为坑道撑护破拆机动车救援任务,主要模拟了道路坍塌导致私家车被掩埋的场景。为了还原真实情况,沿途还设置了深沟、泥泞、塌陷、陡坡等不同场景。此时消防员只能自己携带装备,徒步前往事故发生地。由于下雨,道路变得格外泥泞,他们只能一路冒雨顶风前行,大约五分钟就达到了事故现场。
记者跟随济南消防救援支队来到现场看到,一辆银灰色轿车此刻已经完全被污泥掩埋,车内还有一名“被困人员”,情况十分危急。
救援一开始,消防员先用铁锨铲除了汽车周围的泥土,为了防止发生二次坍塌,他们还使用各类木材在现场临时制作了一个保护支撑,一名消防员告诉记者,“这样可以防止汽车继续下陷,让事故发生地变得相对安全,从而保护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的安全。”随后,一名消防员开始使用液压剪对汽车前中后支柱进行剪切。约两个小时后,破拆完成,被困人员被顺利救出。
5月5日上午7点,建筑局部坍塌狭小空间横向破拆救援演练项目展开。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重型地震救援队安全员张浩森告诉记者,“现在模拟的是地震发生后,居民楼一楼发生坍塌后将被困人员困于狭小空间内的情况,我们需要先考察整栋楼的情况,对楼体进行支撑加固,然后从二楼的地板向下进行安全破拆,从而到达被困人员所在的地方。”
记者在现场看到,消防员先根据楼下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划定了一个三角形区域,随后开始使用切割锯对地面进行切割,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消防员在切割过程中还要不断往地面注水。
张浩森告诉记者:“由于不同的建筑受地震影响程度不同,切割难度也不同,因此切割时间也不确定。”随着切割不断进行,地面上溅起一阵阵火花,屋内满是灰尘,让人觉得呼吸困难。大约一小时后,地板破拆完成,消防员穿上全身吊带下至一层,对被困人员继续实施救援。
张浩森告诉记者:“下面,我们会将被困人员送至二楼,随后再利用斜向救助的方式,将被困人员从楼梯转移至地面安全区域。”本次救援活动大约持续6个小时。
与此同时,在另一片区域内,消防员们正在进行多类型木制支撑制作。东营消防救援支队轻型地震救援专业队队员唐恒祥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场地模拟的是地震发生后,一楼楼体的建筑结构。因为它们随时会坍塌,所以需要制作各类木质支撑,来稳固楼体。”
记者看到,消防员们需要先将各类木材运至演练场地,由于道路泥泞,手推车几乎无法移动,大家只能一起合力推车前进。等木材到达后,消防员根据楼体高度对木材进行切割,并根据现场情况,分别制作了竖向支撑、横向支撑和R 形支撑。唐恒祥告诉记者,“这个过程虽然看着简单,但其实很考验耐心,因为每一处拼接都要做到严丝合缝,一旦不稳定,就可能发生危险。”
记者了解到,本次演练全程坚持“实兵、实装、实战、实训、实考”,同时还邀请了山东省地震局专家现场指导,同时从全省抽调37名导调评估员,全程跟队评判。截止到5月6日上午10点,所有演练科目均顺利完成。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张淑婷 发自山东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