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先心病宝宝“修心”成功
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很快便能出院回家了
医生在为小华(化名)做检查 王伟平 摄
点击查看原图
微弱的哭声,发绀的面部,出生仅1天的先心病宝宝小华(化名)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多学科联合为小华成功实施肺动脉瓣狭窄矫治+肺动脉扩大成形+房缺修补+动脉导管结扎术,突破手术禁忌,挑战生命极限,创造了生命奇迹。
◎本组撰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晓燕
命悬一线
妈妈姚女士(化名)37周剖宫产生下了小华,出生后心脏彩超显示小华有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发育不良、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小华血氧饱和度仅78%,使得这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命面临死神威胁。小华奶奶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孩子出生后哭声不是很响亮,一哭就憋得脸发紫,不哭的时候还好,因放心不下就去了小儿科。小儿科让赶紧转院。”从接到商河县人民医院电话到将小华接到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后,心血管外科、内科、麻醉科、小儿外科等专家团队马不停蹄进行多学科会诊,诊断小华为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右室流出道狭窄,必须尽快实施手术挽救生命。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庞昕焱主任告诉记者,手术本身并不是特别复杂和疑难,但是特殊在孩子年龄太小,心脏发育异常,危重程度紧急,手术不及时随时危及生命。
惊心动魄
由于患儿出生还不到一天,身体组织非常稚嫩,心脏仅有鸽子蛋那么大,在如此小的心脏上进行手术,对于医生手底下的外科缝合功夫要求非常之高。术中需要把指甲盖大小的肺动脉瓣成形,修补缺损的房间隔,闭合动脉导管,手术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给心脏造成永久性和不可逆的损伤。术中,庞昕焱每一次操作都屏住呼吸、全神贯注,游离和吻合动脉、重建血管、修补缺损……每一次操作就如同在针尖刻字,不能有丝毫马虎。这场手术另外一个挑战是,手术必须在停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术中小华全身体温降低、呼吸停止、心跳停止,术后还要快速复温,整个手术中,新生儿医师和麻醉医师全程为患儿提供呼吸支持和生命体征监测和管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整个过程可谓惊险异常。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主任赵鑫告诉记者,“小儿麻醉并非成人版的缩小版,这个手术的难度在于对于各种生命通道建立的把控,出生仅1天的孩子脏器发育不全,不能按照正常的麻醉使用量计算,麻醉师保命要求非常精准。”
皆大欢喜
经过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手术顺利完成,幼小心脏复跳的那一刻,医护人员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术后,小华被立即送入NICU。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朱晓波告诉记者,手术后12天,经过医护团队精心治疗、悉心护理,小华先后闯过了肺动脉高压、毛细血管渗漏、肺部感染、水肿、胸腔积液、少尿等一系列难关,“现在,孩子的身体循环稳定,代谢也不错,各方面生命体征都比较平稳,目前已经有4.3千克体重。”孩子再观察两天,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出院回家和家人团聚。
【点击】
先心病是我国最常见出生缺陷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拥有全球数量最为庞大的出生缺陷患者群体,《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数据显示,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存活新生儿中约为1%,其中1/4至1/3为重症先心病,幸存者在其生长发育各年龄阶段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将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甚至危及生命。每年新增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超过13万例,然而我国每年完成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仅在7万例左右。
受限于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能力的不足,我国有着庞大的延迟就诊人群。甚至很多患儿需要依靠“家长发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庞昕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前诊断非常重要,提高孕产妇及家人孕检意识,孕中注意防范感冒等,最好不要养宠物,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同时,建议积极打通产前诊断与早期治疗的通道,儿科、妇产科及超声影像科等学科专家通力合作,真正切实提升先心病诊疗水平。
◎本组撰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晓燕
命悬一线
妈妈姚女士(化名)37周剖宫产生下了小华,出生后心脏彩超显示小华有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发育不良、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小华血氧饱和度仅78%,使得这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命面临死神威胁。小华奶奶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孩子出生后哭声不是很响亮,一哭就憋得脸发紫,不哭的时候还好,因放心不下就去了小儿科。小儿科让赶紧转院。”从接到商河县人民医院电话到将小华接到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后,心血管外科、内科、麻醉科、小儿外科等专家团队马不停蹄进行多学科会诊,诊断小华为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右室流出道狭窄,必须尽快实施手术挽救生命。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庞昕焱主任告诉记者,手术本身并不是特别复杂和疑难,但是特殊在孩子年龄太小,心脏发育异常,危重程度紧急,手术不及时随时危及生命。
惊心动魄
由于患儿出生还不到一天,身体组织非常稚嫩,心脏仅有鸽子蛋那么大,在如此小的心脏上进行手术,对于医生手底下的外科缝合功夫要求非常之高。术中需要把指甲盖大小的肺动脉瓣成形,修补缺损的房间隔,闭合动脉导管,手术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给心脏造成永久性和不可逆的损伤。术中,庞昕焱每一次操作都屏住呼吸、全神贯注,游离和吻合动脉、重建血管、修补缺损……每一次操作就如同在针尖刻字,不能有丝毫马虎。这场手术另外一个挑战是,手术必须在停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术中小华全身体温降低、呼吸停止、心跳停止,术后还要快速复温,整个手术中,新生儿医师和麻醉医师全程为患儿提供呼吸支持和生命体征监测和管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整个过程可谓惊险异常。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主任赵鑫告诉记者,“小儿麻醉并非成人版的缩小版,这个手术的难度在于对于各种生命通道建立的把控,出生仅1天的孩子脏器发育不全,不能按照正常的麻醉使用量计算,麻醉师保命要求非常精准。”
皆大欢喜
经过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手术顺利完成,幼小心脏复跳的那一刻,医护人员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术后,小华被立即送入NICU。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朱晓波告诉记者,手术后12天,经过医护团队精心治疗、悉心护理,小华先后闯过了肺动脉高压、毛细血管渗漏、肺部感染、水肿、胸腔积液、少尿等一系列难关,“现在,孩子的身体循环稳定,代谢也不错,各方面生命体征都比较平稳,目前已经有4.3千克体重。”孩子再观察两天,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出院回家和家人团聚。
【点击】
先心病是我国最常见出生缺陷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拥有全球数量最为庞大的出生缺陷患者群体,《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数据显示,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存活新生儿中约为1%,其中1/4至1/3为重症先心病,幸存者在其生长发育各年龄阶段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将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甚至危及生命。每年新增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超过13万例,然而我国每年完成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仅在7万例左右。
受限于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能力的不足,我国有着庞大的延迟就诊人群。甚至很多患儿需要依靠“家长发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庞昕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前诊断非常重要,提高孕产妇及家人孕检意识,孕中注意防范感冒等,最好不要养宠物,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同时,建议积极打通产前诊断与早期治疗的通道,儿科、妇产科及超声影像科等学科专家通力合作,真正切实提升先心病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