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质服务优势 践行社会公益职能
去年以来我省提供无偿地质技术服务133项
商报济南消息 近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发挥地质服务优势、践行社会公益职能,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获悉,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从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能源资源保障、生态保护修复等10个方面,累计为全省14地市80余个单位提供无偿地质技术服务133项。
“致力于‘黄河清’,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护卫军’。”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副局长徐志强介绍,省煤田地质局依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承担黄河下游地质环境监测与承载力评价项目,提出了黄河下游区域盐碱地水土综合治理建议方案;开展黄河北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山东省岩溶发育区地质环境调查等多项省部重点项目、黄河流域菏泽-泰安段生态地质调查项目;参与编制黄河下游、南四湖、大运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起草全省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实施方案、全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全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规划方案等;开展《黄河三角洲废弃盐田绿色复垦关键技术》《煤层采动下生态水位恢复机理研究》等20余项科研项目,有关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
记者获悉,2022年,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坚持煤炭资源省内挖潜省外扩量,加大深部矿产勘查力度,新发现矿产地13处,探获煤炭资源37.85亿吨。李屯地区新增富铁矿资源量1879万吨,累计探获4027.2万吨。开展省内地热成热规律和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在济南、阳信探明地热储量折合标准煤4.44亿吨,在无棣探获深层优质地热水资源,研发“地热能应用工程AI节能系统”可综合节能22%。2022年24个省级地质勘查项目在各环节评审中均获评优秀。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能源资源保障、生态保护修复等‘八大重点任务’,按照《通知》明确的十大方面61个无偿地质技术服务事项,结合各级政府、部门需求,充分发挥全局各地勘单位人才、技术、平台优势,优质高效开展地质服务,持续打造‘应急救援、生态修复、防灾减灾’三大公益性品牌。”徐志强表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致力于‘黄河清’,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护卫军’。”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副局长徐志强介绍,省煤田地质局依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承担黄河下游地质环境监测与承载力评价项目,提出了黄河下游区域盐碱地水土综合治理建议方案;开展黄河北矿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山东省岩溶发育区地质环境调查等多项省部重点项目、黄河流域菏泽-泰安段生态地质调查项目;参与编制黄河下游、南四湖、大运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起草全省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实施方案、全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全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规划方案等;开展《黄河三角洲废弃盐田绿色复垦关键技术》《煤层采动下生态水位恢复机理研究》等20余项科研项目,有关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
记者获悉,2022年,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坚持煤炭资源省内挖潜省外扩量,加大深部矿产勘查力度,新发现矿产地13处,探获煤炭资源37.85亿吨。李屯地区新增富铁矿资源量1879万吨,累计探获4027.2万吨。开展省内地热成热规律和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在济南、阳信探明地热储量折合标准煤4.44亿吨,在无棣探获深层优质地热水资源,研发“地热能应用工程AI节能系统”可综合节能22%。2022年24个省级地质勘查项目在各环节评审中均获评优秀。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能源资源保障、生态保护修复等‘八大重点任务’,按照《通知》明确的十大方面61个无偿地质技术服务事项,结合各级政府、部门需求,充分发挥全局各地勘单位人才、技术、平台优势,优质高效开展地质服务,持续打造‘应急救援、生态修复、防灾减灾’三大公益性品牌。”徐志强表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