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重要发现

战略重器背后的奋斗精神
点击查看原图
        潜水器在本航次中按照科学家的要求,实施了包括爬坡、定点作业、按照既定航线行驶等操作。在运行阶段,对潜航员的训练也同步进行。经过本航次,两位潜航员学员完成了超过15次的海上下潜,成为潜水器主驾驶,这也使得“深海勇士”号的潜航员梯队日臻成熟。
  另外,潜水器在海试中还要承担科学考察任务,去探索海洋的奥秘。本航次中,一共取得了100多个大生物样品和大量调查数据,对照着潜水器上的多个摄像头在海底拍摄的视频,海洋科学家进行了详细讲解。“你看,这是一个深海海参。”中科院深海所海洋生物专家张海滨一边指着电脑画面,一边说:“这个海参的话,我感觉其实跟咱们浅海的海参还是区别很大的。比如说我们水上养殖的一些刺参或什么的,我们都能看出来,周围有很多刺。像这种深海的海参,游泳的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应该是在三四十厘米这么一个长度。”“啊!真是太奇妙了。那它与深海地形有关系吗?”“多少会有的。对科学家来说,不同地形的海洋生物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地球的认识。这次遇到两类海底的地形,一种是泥沙底的,另外一种就是岩石底的。我们所关注的是,包括一些生物多样性的一些科学的发现。瞧,对于这类海绵来讲的话,我们比较关注于它的一些功能基因,是不是有一些药用的价值……”
  事实证明:我们的“深海勇士”号完全胜任有关科考和探索。海底热液硫化物一般分布于2000米到3000米之间,4500米的设计深度可以满足大部分深海科学研究,是一个更为经济实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它的设备国产化极高,不仅极大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具备更高的可靠性。
  紧接着,返航归来不久的“深海勇士”号又马不停蹄,于2018年5月份搭乘“探索一号”母船,实施了以82岁高龄的汪品先院士为指导专家组组长的“南海深部计划”科考应用潜次。并在5月13日早晨,由深海所所长陪同汪品仙院士,下潜到西沙某海域。
  他们在海底进行了长达8个多小时的观察研究和采样工作,最大下潜深度1410米。下午4时40分,红白相间的“深海勇士”号顺利浮现在蔚蓝色的海面上。走出载人舱,汪品先院士精神饱满,笑容满面地说:“今天下潜的西沙海区获得了重要发现。深潜器刚到海底,就发现了以管状蠕虫和贻贝为主体的冷泉生物群。此后又在玄武岩区,发现了以冷水珊瑚和海绵为主体的特殊生物群,堪称西沙深海的‘冷水珊瑚林’。这非常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