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
战略重器背后的奋斗精神
![](..\..\..\resfiles\2023-04\10\lscm20230410a0014v01_4.jpg)
![](../../../skin/fangda.jpg)
胡震说:“‘深海勇士’号的正式启动研制是在2009年的下半年,就是在我们‘蛟龙号’ 第一次海试回来的时候。那时海试遇到了很多的挑战,发现技术上有很多不足。同时因为‘蛟龙’号上有很多装备来自于国外,像载人舱球壳是我们设计,俄罗斯进行加工建造,像浮力块、液压推进器都来自美国。很多技术国外引进,很多装备是从国外购买的。当时大家觉得要把这项事业往前推进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技术,自己的装备,也就是研制我们自主技术的一台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哦,那为什么把‘深海勇士’号下潜的深度定在4500米?”“第一个原因是当时国际上的载人潜水器或者是我们国内的需求,大部分的深度都是在4500米。4500米深度覆盖了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此外,目前的国际深海研究热点问题,如海底热液硫化物、海底冷泉等,约为3000米深度,也在‘深海勇士’号的下潜范围内。”“第二个原因,因为我们要起步,所有的东西都要实现国产化,实现我们自主的技术。很多都是从零开始,特别像载人舱球壳从材料到工艺一套体系的形成,都是要靠自己来弄。当时跟很多有一定基础的厂家或者研究院所交流做载人球,其实大家心里还是非常打鼓,定在4500米这个深度已经是往前迈了一大步。”“在‘深海勇士’的设计和下潜的过程中,给您印象最难忘的是什么?”
胡震答道:“载人球的研制。我们开始设想制造载人球的工艺还是俄罗斯的工艺,就是跟‘蛟龙号’载人球制造工艺是一样的,利用一个一个瓜瓣来拼成一个半球,然后两个半球合成一个整球,这样减少了加工成型的难度。在我们推进这个工作的时候,美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采取的工艺明显比我们要先进,所以当时我们觉得我们不能以落后的工艺作为最终的突破,我们还是要向先进靠。所以我们就同时启动了把一个板材,直接成型成一个半球的工艺路线,两条路线同步推进。当时大家心里是没底的,就是一步走到了最先进加工工艺的方案上来,这个也是摸索了很长时间,用了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冲压成型,做了几十万次的试验,最终形成了比较先进的一套大厚度载人球制造检测方法,也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制造工艺流程。这条流程也是现在我们在万米载人球的研制过程中使用的。”
大家听了频频点头,接着问道:“我们这些年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去研制载人潜水器,深海探测的意义是什么?”
胡震答道:“载人球的研制。我们开始设想制造载人球的工艺还是俄罗斯的工艺,就是跟‘蛟龙号’载人球制造工艺是一样的,利用一个一个瓜瓣来拼成一个半球,然后两个半球合成一个整球,这样减少了加工成型的难度。在我们推进这个工作的时候,美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采取的工艺明显比我们要先进,所以当时我们觉得我们不能以落后的工艺作为最终的突破,我们还是要向先进靠。所以我们就同时启动了把一个板材,直接成型成一个半球的工艺路线,两条路线同步推进。当时大家心里是没底的,就是一步走到了最先进加工工艺的方案上来,这个也是摸索了很长时间,用了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冲压成型,做了几十万次的试验,最终形成了比较先进的一套大厚度载人球制造检测方法,也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制造工艺流程。这条流程也是现在我们在万米载人球的研制过程中使用的。”
大家听了频频点头,接着问道:“我们这些年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去研制载人潜水器,深海探测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