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敢打必胜

战略重器背后的奋斗精神
点击查看原图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深渊科考更是一项充满艰辛和高风险的任务。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上,科考队在船员餐厅召开了动员教育大会,宣布了建立航次相关组织的决定,以及科考作业计划和有关要求。最后,航次领队兼临时党支部书记为刘心成豪迈地说:
  “向深海深渊进军,是我国几代海洋科技人的梦想。我们能够参与其中,为人类认识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贡献力量,实乃人生之大幸。全体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坚决完成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声如春雷,轰然作响,压过了舷窗外的滔滔海浪。
  “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专项首席科学家、深海所所长先期随另一艘科考船“向阳红09”奔赴马沟,计划在大洋上汇合。可他一直为首次深渊科考呕心沥血准备着,早在出发之前,就多次召集有关人员精心谋划,统一部署。毕竟是首闯万米“龙宫”,个别人还是有些顾虑,他掷地有声地说:
  “我们宁冒试验出现意外的风险,也绝不能因怕承担责任,不敢去试验或者点到为止、见好就收,这实际上是逃兵行为。男人要像个男人,要敢于担当,不怕失败,宁冒风险,不当逃兵。”
  正是这样的鼓励和担当,为深渊科考队这个战斗集体注入了创新灵魂和巨大能量,形成并确立了“向深海深渊进军,对科考成果负责”的科考理念,以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勇气概。尤其那句“宁冒风险,不当逃兵”的铮铮誓言,为整个深渊科考注入了敢打必胜的灵魂。
  经过七天的航渡,“探索一号”船到达了马沟“挑战者深渊”海域,按计划开始了一连串的科学考察:布放CTD、采水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观测;进行“天涯”号、“海角”号等深渊着陆器试验。特别是“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第一潜,以自治遥控潜水器(ARV)模式顺利到达3959米深度,并获得了有效数据。一阵欢呼,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潜水器上的光纤模块没有通过陆地4000米以下深度模拟试验,再往下潜可能会发生意料不到的风险,还要不要向更大深度进军呢?现场ARV 小组技术人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唐元贵等人,不无担心地说:“我们在陆上水池试验中,只做到了4000米,再往下走就没有把握了。万一承受不住压力,发生意外事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