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深入研究

战略重器背后的奋斗精神
《全海深》作者:许晨臧思佳
点击查看原图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还是“蛟龙”号海试领导小组组长,数年来呕心沥血,为海洋事业和“蛟龙”号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2014年春天,我专程去北京采访了他,一见如故。他是我的山东老乡----潍坊寿光人,早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水文气象系海洋水文专业。老师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深深影响了他。
  
  这天晚上,在702所食堂一间餐厅里,我们高兴地再次相见了。王飞局长用力握着我的手说:“好啊,你精神状态不错嘛!在海上飘了50多天,晕船了吗?”
  
  “我当过兵,身体还行,没有晕船。这次出海科考感受很深,收获太大了!”
  
  “作为作家,你是第一个亲临蛟龙现场的,经受住了考验,就凭这一点,我觉得你会写好这部作品的。”
  
  “谢谢!我一定加倍努力,争取不负众望。为蛟龙团队,也为海洋强国梦写出一本大书来。”
  
  同时,中船重工702所的现任所长、博士生导师翁震平,水下工程研究室总支书记侯德永等人也都见面握手,亲切交谈。侯德永书记真诚热情,也是一位研制“蛟龙”号的功臣,曾数次担任海试团队的党支部书记,在汹涌澎湃的太平洋上组织大家沉着冷静,战胜了种种突发状况。他专门送我一架做工精致的“蛟龙”号模型,至今还放在我的书桌上,时常激起追忆与情感的浪花。
  
  对于一个有心的作家来说,任何场合都是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的过程。一顿晚餐,相谈甚欢,又使我了解到不少关于“蛟龙”号的故事。第二天,我应邀来到水下工程研究室胡震主任的办公室。他正在电脑前工作,电脑屏幕上展现着一只潜水器的三维立体图像。
  
  我好奇地问道:“胡主任,你们这是在设计新的潜水器吗?”
  
  “对!”胡震将电脑屏幕倾斜了一下,以便让我看得更清楚一些:“这是一台最大深度4500米级的,我们团队正在抓紧研制呢!”
  
  “那为什么有了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还要去研究4500米的?”
  
  “是这样,‘蛟龙’号是我国载人深潜的一个里程碑,尽管取得了很多的突破和辉煌的成就,但是许多技术基础并不扎实,也有一些工艺和配件来自国外,要想在深海技术领域获得全面突破或者自我超越,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在进行深入研究。4500米就好比蹲下来攒攒劲头,会跳得更高,也为更大深度做个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