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小清河通航倒计时 济南段工程正收尾

        商报济南消息 小清河如一条玉带,从济南睦里庄闸起,流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五市后入海。停航26年后,随着复航工程推进,小清河即将再现船桅林立的景象。昨日,在小清河复航工程济南段施工现场,记者自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获悉,目前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小清河济南段将在6月底前具备通航条件,千年古河道即将完成“华丽转身”实现全线通航。
  
  21日上午,小清河复航济南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航道、桥梁正按计划进行工程作业,港口港池及码头前沿主体清晰可见,堆场及房建工程也在有序推进。
  
  小清河是集航运、防洪、生态、环保、旅游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河流,是山东省内河航道布局规划“一纵三横”高等级航道网中的重要“一横”,也是山东省一条难得的具备海河联运开发条件的运输通道。该工程起点为济南高新区荷花路小清河桥下游200米处,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五市,终点为潍坊港西港区羊口作业区,全长169.2公里。
  
  在这其中,济南段起点为高新区荷花路小清河桥下游200米处,途经高新区、历城区和章丘区,终点为章丘区与邹平界处,全长23.34公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三级限制性航道、航道土方开挖、航道护坡、节制闸迁建、改建桥梁、改建跨、临河建筑物、增设航标、新建航道维护基地等。

  “该项目于2019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占计划总投资的95.5%,如今正在做项目最后冲刺。”据项目承建方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小清河复航工程济南段项目经理杨志文介绍,截至目前,在航道工程方面,济南段土方开挖累计完成98%;一级护坡完成95.4%;二级护坡完成93.9%。

  “目前,工程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作为行业管理部门,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全力保障小清河顺利通航。”对于何时能够实现通航,昨日在现场,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二级调研员严久旭告诉记者,按照计划,今年6月底前小清河将全线具备通航条件。对于济南市而言,小清河通航后,将借此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届时从济南可直接坐船出海,开启一座内陆城市“面朝大海”的新征程。

  根据总体规划,小清河沿线规划4个港口11个作业区,共164个泊位,综合通过能力7960万吨。其中,济南港总体规划港口岸线6170米, 生产性泊位总数30个,陆域总面积24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主城港区和章丘港区,形成“一港二港区”格局。主城港区分三期建设,一期拟建1000吨级泊位8个,港口综合通过能力630万吨/年。章丘港区分两期建设,一期拟建1000吨级泊位6个,港口综合通过能力510万吨/年。
  
  济南港的直接腹地为济南市,间接腹地为聊城市和德州市东部及周边地区。济南港作为新建内河港口,以集装箱、件杂货运输为主,包括装备制造类产品、工业盐、散粮、钢材等,未来将逐步发展成为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现代物流、生产生活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内河港口。预测2025年济南港吞吐量为1040万吨,2035年将达到2070万吨。
  
  据山东海河港口有限公司董事王林峰介绍,未来通过建设公、铁、水、空“四港合一”的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放大济南港在省会经济圈协同发展中的货物集散、疏运作用,打造综合物流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