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23 世界第一

战略重器背后的奋斗精神
点击查看原图
        一种观点是:“三大洋平均水深不超过5000米,而矿藏资源大都集中在4500米左右的海底,我们研制4500米级的深潜器就可以了,技术上、材料上都更好掌握一些,也比较安全。”
  另一部分人认为:“正因为你没有这个装备,去不了那么深的地方,才不清楚在大深度的海底有什么科学价值。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有载人深潜能力,但最深也就是6500米。我们是站在新的时代里,作为海洋大国,有责任把世界深海技术推向前进。直接研发7000米以上的潜器,几十年也不落后。”
  当时,俄罗斯某研究所正打算研制万米级的潜器,可缺乏资金,于是希望与中国合作,共同打造11000米深的载人潜水器。这样可能会快些,但缺点是我们不能完全享有自主权。种种方案各有长处,又都有不足。经过不断地交锋、碰撞、融汇,由当时的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汇总,报到了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手中。
  一介书生模样的徐冠华,是一位具有专业和行政才能的复合型领导人。接到报告后,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带队来到702所深入调研,综合评判,同时向我国分管科技的老领导——前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做了汇报。在宋院长明亮的办公室里,徐冠华带领高新技术司、大洋协会的人员一边打开有关资料,一边分别讲述了几种方案。“国家需要,研发能载人的深潜器势在必行。各方面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你们的看法呢?”宋健听完汇报后问道。“我认为要做就做高水平的。”徐冠华旗帜鲜明。
  从战争年代的胶东半岛走来的宋健,既是一位早年当过“小八路”的老干部,又是一名留学苏联获得过博士学位的科学家。他生长在大海边,又长期担任国家科技事业的领导人,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进军深海大洋的战略意义,深入思考后掷地有声地表态了:“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落后欧美和日本很多年了,现在要迎头赶上!要我看,一是要自主,二是要超前。外国这个类型最深的不是6500米吗?我们就做7000米的,拿他个世界第一!”“好!”听到老领导态度如此坚决,徐冠华长舒了一口气:“技术上不是问题,关键是抗压材料和浮力材料。7000米级的可以到达全球绝大多数海域,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