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以史明志
《明朝12臣》《极简少年中国史》分享会举办

郑连根《极简少年中国史》分享会现场

2月26日下午,“读历史,长学识,见世《明朝12 臣》与《极简少年中国史》”分享会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分会场暨首届济南书市上成功举办。图书作者鹿鸣、郑连根来到现场,为广大读者讲述书籍创作背后的故事,鼓励广大读者通过学习历史照亮当下生活。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孟知艺孙瑜
从图书中了解真正的历史
《明朝12臣》由赵千马、鹿鸣所著,选择12位明朝历史人物进行书写,讲述他们的故事,同时勾勒出大明王朝的精神面貌。其中既呈现了明朝经济繁荣的辉煌,也有江山易主的落寞。该书保留了严肃文学的创作姿态,也融合了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鹿鸣现场介绍了图书创作的缘起,为读者分享读史书对当下生活的重要影响,“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读者了解,伟大的历史人物也有缺点,也有其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应将目光放长远,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在数百年后依然熠熠生辉,引导仁人志士为国家奉献一生。”
鹿鸣希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真正的历史,并产生关于新时代的思考,“如今,许多游戏、影视作品会引入历史情节,这些充满戏剧张力的情节塑造着大家的历史观。但其中很多故事并非真正的历史。我希望从史料出发,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选取适当的风格完成创作,带读者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受益。”
谈及本书的创作,鹿鸣认为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他从儿时起便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当他接到出版社约稿时内心略有忐忑,在前辈的鼓励指导下完成本书创作。“最想告诉大家的是,历史并不枯燥。学习了解历史是扩大自己见闻的方式,会对现在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方向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将历史运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
打通历史中的学科框架
在青少年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梳理历史脉络,搭建历史框架,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十分重要。《极简少年中国史》共包含5册,分别是《先秦建邦》《秦汉中国》《隋唐风云》《宋元变局》和《明清兴衰》。图书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历史讲得精彩纷呈。小读者可以通过这套书把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窥见历史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轨迹。
活动现场,《极简少年中国史》作者郑连根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学好历史的5个关键词,帮助广大青少年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感悟与见解。
“第一个关键词是记忆。我不鼓励孩子们死记硬背学历史,但是也需要记住历史核心的知识点和概念,比如重大的历史事件、科学发明、历史制度创建等,以及时间、地点和意义。记忆的越多,信息之间彼此产生的连接就越多,像滚雪球一样形成正向循环。”郑连根介绍。第二个关键词为理解。历史要素之间并非孤立无援,而是彼此联系,“有意识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将零散的知识条理化、清晰化、系统化,最终形成历史的模块。”第三个关键词为扩展。记忆、理解历史后,便需要进行“升级”,以历史为切入点,拓展历史的边界,运用多学科视角解释、理解历史。郑连根对现场读者说:“历史是综合性学科,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应该通过历史看到更大的世界,拓展文化疆域、精神空间。”第四个关键词是共情。郑连根认为,对历史有敬畏之心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把现实与历史的通道打开,与古人共情,历史学习者就有了胸襟和智慧。第五个关键词为想象。“大家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历史想象力,比如想象我们身处不同历史中,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代入历史角色会有的举动,这样帮助我们在历史中寻找智慧。”郑连根介绍。
从内容上看,《极简少年中国史》十分注重多学科融合。“这套图书将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领域内容融入其中,小读者可以借此打通学科界限,让历史学习更生动活泼。”郑连根表示。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孟知艺孙瑜
从图书中了解真正的历史
《明朝12臣》由赵千马、鹿鸣所著,选择12位明朝历史人物进行书写,讲述他们的故事,同时勾勒出大明王朝的精神面貌。其中既呈现了明朝经济繁荣的辉煌,也有江山易主的落寞。该书保留了严肃文学的创作姿态,也融合了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鹿鸣现场介绍了图书创作的缘起,为读者分享读史书对当下生活的重要影响,“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读者了解,伟大的历史人物也有缺点,也有其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应将目光放长远,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在数百年后依然熠熠生辉,引导仁人志士为国家奉献一生。”
鹿鸣希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真正的历史,并产生关于新时代的思考,“如今,许多游戏、影视作品会引入历史情节,这些充满戏剧张力的情节塑造着大家的历史观。但其中很多故事并非真正的历史。我希望从史料出发,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选取适当的风格完成创作,带读者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受益。”
谈及本书的创作,鹿鸣认为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他从儿时起便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当他接到出版社约稿时内心略有忐忑,在前辈的鼓励指导下完成本书创作。“最想告诉大家的是,历史并不枯燥。学习了解历史是扩大自己见闻的方式,会对现在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方向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将历史运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
打通历史中的学科框架
在青少年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梳理历史脉络,搭建历史框架,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十分重要。《极简少年中国史》共包含5册,分别是《先秦建邦》《秦汉中国》《隋唐风云》《宋元变局》和《明清兴衰》。图书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历史讲得精彩纷呈。小读者可以通过这套书把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窥见历史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轨迹。
活动现场,《极简少年中国史》作者郑连根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学好历史的5个关键词,帮助广大青少年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感悟与见解。
“第一个关键词是记忆。我不鼓励孩子们死记硬背学历史,但是也需要记住历史核心的知识点和概念,比如重大的历史事件、科学发明、历史制度创建等,以及时间、地点和意义。记忆的越多,信息之间彼此产生的连接就越多,像滚雪球一样形成正向循环。”郑连根介绍。第二个关键词为理解。历史要素之间并非孤立无援,而是彼此联系,“有意识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将零散的知识条理化、清晰化、系统化,最终形成历史的模块。”第三个关键词为扩展。记忆、理解历史后,便需要进行“升级”,以历史为切入点,拓展历史的边界,运用多学科视角解释、理解历史。郑连根对现场读者说:“历史是综合性学科,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应该通过历史看到更大的世界,拓展文化疆域、精神空间。”第四个关键词是共情。郑连根认为,对历史有敬畏之心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把现实与历史的通道打开,与古人共情,历史学习者就有了胸襟和智慧。第五个关键词为想象。“大家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历史想象力,比如想象我们身处不同历史中,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代入历史角色会有的举动,这样帮助我们在历史中寻找智慧。”郑连根介绍。
从内容上看,《极简少年中国史》十分注重多学科融合。“这套图书将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领域内容融入其中,小读者可以借此打通学科界限,让历史学习更生动活泼。”郑连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