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宁金乡:以翰墨书香滋养文明乡风

农家书屋成热门打卡地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日渐长,风渐暖的春天正是阅读的好时节。而今,除了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实体书店等阅读设施外,活跃在全省各地的农家书屋亦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载体,在乡间大地掀起阅读热潮。在济宁市金乡县,农家书屋正在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着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推动全民素质的提高,让全民阅读之光照亮乡村文明。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叶福森 发自济宁

  农家书屋更有人气

  金乡县鱼山街道隋韩楼村是县里搬迁改造后的新村,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风格引人注目,其中,尤以村子中心的那一处最为显眼。作为隋韩楼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阅览室建成于2019年,占地120平方米,藏书3500余册,已成为服务本村和周边其他村庄的“文化粮仓”。隋韩楼村党支部书记韩福地和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介绍,农家书屋建成后,为村民提供了阅读休闲的好去处,“一些家里建大棚搞养殖的村民经常会来到这里借阅相关书籍,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学生们也在书屋里看书学习,村里组织了在校大学生对孩子们进行辅导。辅导之余,大学生们也可以在这里看书看报。通过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农业技术推广、儒学讲堂等内容结合,在有效利用农家书屋的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与阅读功能的有效利用相伴,农家书屋正日益成为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未来我们将在书屋内继续增加专业知识书籍和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使隋韩楼村的农家书屋更有人气,成为附近农家书屋的标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韩福地表示。
  
  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隋韩楼村农家书屋的火热现状是金乡县乡村阅读工作推进的生动缩影。在金乡县鱼山街道崔口村,位于崔口村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的农家书屋在提供阅读空间的基础上,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乡村大地掀起阅读热潮。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服务中心一二层的楼道里贴满了传统文化经典名言,无声的浸润着儒家文化滋养着的这片土地。三楼书法活动室的墙上则悬挂着众多书法作品,其中大多为村里爱好书法的村民创作。崔口村党委书记韩金龙告诉记者,服务中心经常承接县里的书法比赛,每个周都会组织一场书法交流会,活动的开展为村里爱好书法的人提供了一个书写交流的平台。“此外,村里还开办了书法学习班,由村两委组织书法优秀的村民来免费教授。因为靠近崔口小学,村民们大多数都会选择在周末时间把孩子送到这里来看书学习,极大地减轻了村民们的压力,村民们可以全身心地去务工务农。”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崔口村还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对来书屋看书学习的孩子进行帮助和辅导。由此,崔口村农家书屋成为学生校园生活外的好去处。

  【聚焦】
  
  打造全民阅读圈
  
  近年,随着农家书屋建设的深入推进,书香入乡村浸润村民的文化生活,阅读也成为了乡村大地上的新风尚。据了解,金乡县把乡村阅读推广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建立了以县级图书馆为主阵地,各镇街图书馆分馆为引领,村(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全县430个行政村全部建设了符合标准的农家书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农家书屋图书进行补充更新,并成立了14支全民阅读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到农村一线,使金乡县的农家书屋能够起到真正的作用。
  
  为精准对接村民的阅读需求,目前,金乡县由各镇街明确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干部、教师或村书记负责农家书屋日常管理工作,县文化和旅游局统一完善农家书屋的各项规章制度,统一制定配发图书借阅记录本,统一对农家书屋管理员每年进行两次培训。同时,在书屋设立意见箱、建议栏,每季度收集一次,老百姓提出的图书书目和管理建议将作为下一批采购书籍、加强管理的重要参考,让老百姓自己参与书屋的管理和运行,确保书屋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
  
  “下一步,金乡县在乡村阅读工作中将继续常态化举办各类阅读活动,严格农家书屋管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同时,探索实施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坚持线下建设为主,线上为辅,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科技发展的便利和文化惠民的成果,打造线上线下同步、覆盖城乡的15分钟全民阅读圈。”金乡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剑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