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24 发起号召

一部民族药业传奇史诗
        “各位同仁,淞沪会战后,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虽然签署了《淞沪停战协定》,日军返回战前的公共租界北区、东区,但是,现在日本人在我们国内大肆倾销日货,他们不仅妄想占领我们的国土,还想用日货挤垮我们的民族企业,甚至将过期的药品卖给我们同胞。今天和大家聚一起,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新谊应如何应对?”
  鲍永昌开了个头后,示意大家发表意见。
  “我们讨论新谊的发展,不能不关心当前的形势。”瞿虎臣先开了腔,“此次淞沪战争,第19路军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日军死伤逾万。多么让人振奋的消息啊!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勇抗战的第19路军,却被国民党政府调往福建‘剿共’去了。”
  瞿虎臣是新谊药厂的股东、董事,也是上海滩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的大老板,东有恒路一带的房地产几乎全在他名下。
  瞿虎臣说罢,问大家:
  “这说明了什么?”
  不等有人答话,瞿虎臣自问自答:“这说明‘攘外必先安内’仍然是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可悲!可悲啊!”
  “也不见得!”血清疫苗厂厂长毛春霖说,“虹口公园爆炸案说明,国民政府还是愿意抗日的。”
  毛春霖所说的虹口爆炸案,是指国民政府和流亡中国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共同策划实施的暗杀日本军队要员的行动。在这次行动中,台上多名日军将领或是当场丧命,或是断胳膊少腿,日军上海占领军总司令白川义则被炸死,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被炸断一条腿。
  瞿虎臣不以为然:“虹口爆炸案虽然把日军的庆典变成了葬礼,但偌大一个中国,抗击侵略竟然靠暗杀,岂不可悲?!更何况完成这一义举的还是韩国人。”
  “国民政府明摆着无心抗日。”制造部部长戴凯也愤愤地说。
  “国民政府抗日的事,我们无法左右。但是,我们可以立足于新谊,联合各药房、药行、药厂一起行动,向同胞们宣传我们的药品,号召同胞不买日货,买国货。”鲍永昌说。
  “对!”
  “是的,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推销国货,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机遇。”
  鲍永昌的话,得到大家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