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巴赫的山海之约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 新华社发
点击查看原图
        当十五运会武术套路团体赛的颁奖台上,山东队员们齐声喊出“Welcome to Shandong”时,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托马斯·巴赫眼中泛起笑意,他握着金牌的手微微一顿,轻声回应:“我会再去的。”这句承诺,像一粒种子,在齐鲁大地的土壤里,延续着一段跨越两年的奇妙缘分。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伟强

  共鸣牵线许下齐鲁之约

  故事要从2023 年5 月的曲阜说起。那是巴赫第一次踏上山东的土地,孔庙大成殿前的松柏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斑驳的石阶上。他沿着中轴线缓缓前行,指尖轻轻拂过陈列的青铜礼器,耳畔传来讲解员对儒家思想的解读。当走到杏坛遗址前,巴赫停下脚步,望着那尊孔子讲学的雕像,若有所思。“这里的文化底蕴太深厚了。”他直言,“儒家讲‘和而不同’,奥林匹克追求‘更团结’,原来我们在精神上早已是同行者。”
  那天下午,巴赫与山东省委书记林武会面时,特意提到了这份精神共鸣。“山东不仅有灿烂的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更让我惊喜。”也是在这次会面中,巴赫第一次许下与山东的约定:“国际奥委会会全力支持山东,吸引更多国际赛事在山东落地,助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
  这份约定,在两年后的全运赛场上有了最生动的续写。太极拳比赛结束后,巴赫特意接见了山东籍运动员刘德文。“你来自哪个省?”巴赫笑着问道。“我是山东人!”刘德文的回答让巴赫眼前一亮,“我记得山东,那是孔夫子的故乡!”他拉着刘德文的手,像老友般聊起训练日常,当听说刘德文和铜牌队友一直一起训练时,巴赫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山东队真厉害!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你们的训练体系一定很出色。”
  没过多久,巴赫又出现在武术套路团体赛的颁奖台。当得知夺冠的队伍全员来自山东时,他接过金牌的动作格外郑重,将奖牌一一挂在队员们颈间,再次感叹:“山东很厉害!”队员们被这份热情感染,齐声发出邀请:“Welcome to Shan-dong!”巴赫笑着点头,那句“我会再去的”,在赛场的欢呼声中显得格外真挚。
  其实,巴赫与山东的联结远不止于体育。2023 年9 月,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上,他通过视频致辞,再次表达对山东的喜爱:“来到山东是我多年的梦想,这里的历史文化和体育发展都让我震撼。”他还特意提到,儒家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契合,“这种文化与体育的融合,让山东的体育事业有了独特的魅力。”

  约定成真绽放山海新彩

  如今,巴赫的约定正在慢慢实现。2024年,国际马术场地障碍赛暨济南公开赛首次落地齐鲁大地,标志着济南在国际马术赛事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巩固。2025年,济南国际网球公开赛在济南举办,其“双赛联动”模式,使济南成为国内唯一能同时承办双“125”级别赛事的城市,赛事共吸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的129名职业选手报名,其中包括6名ATP排名前100的男子选手与4名WTA排名前100的女子选手,竞技水准攀升至历史峰值。另外,还有像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等国际赛事相继在山东生根发芽。
  每当有人提起这些变化,“山东老乡”们或会想起巴赫在颁奖台上的笑容,想起那句“我会再去的”。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巴赫会再次踏上山东的土地。那时,他或许会看到齐鲁大地因体育与文化的交融而焕发的新活力。而这份跨越山海的约定,也将在时光的浇灌下,长出更繁茂的枝叶,成为山东体育与世界对话的最美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