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会诊”精准支持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枣庄模式”

枣庄农商银行峄城支行的工作人员给某品牌电动车经销商魏城里介绍贷款产品
点击查看原图
山东正凯新材料的生产车间
点击查看原图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稳定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自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施以来,枣庄金融监管分局紧扣“全栈式”服务理念,以“全流程跟踪服务、多维度整合资源、全周期满足需求”为核心,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外,作为牵头单位,枣庄金融监管分局还会同枣庄发改委等不定期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联合会诊专题会议,邀请银行、行政审批、税务等部门“把脉问诊,共解难题”,为辖区内大量小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起了工作专班独具特色的“枣庄模式”。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逄增凤
协调机制发力,破解“首贷难”
在前期“千企万户大走访”基础上,工作专班通过建立清单精准筛选出存在真实融资需求的企业,并重点关注无贷款记录的初创型企业。针对这批“首贷户”,银行通过整合用水用电、税务、市场监管等多维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实现高效对接,在洞察真实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成本和营销成本。
枣庄市是山东石榴的集中产地,近年来当地将石榴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核心抓手,聚焦产业链延伸与集群打造。在枣庄市市中区的晟达菲尔大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的展厅,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了该企业生产的石榴汁产品、核桃露、美式咖啡、奶酪等各种产品。据公司董事长陈坤介绍,这些产品在大润发、盒马超市、友客超市等都在售。“我们的生产线年产可达3万吨,总投资2.6亿元,投产后以NFC无菌冷罐装石榴汁为主营业务,也带动了当地石榴种植户增收。”
据了解,2024年11月,该项目进入投产运营关键节点,因前期建设投入量大,晟达菲尔面临资金短缺困境,项目推进受阻。虽然陈坤有多年果汁产品营销、生产等经验,但晟达菲尔大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作为2024年新成立的公司没有任何贷款记录。枣庄市市中区专班在走访中精准掌握企业融资诉求,主动搭建“政银企”沟通桥梁,推动供需精准匹配。枣庄银行市中管辖行接到专班推送的信息后,高效推进审批流程,迅速为企业授信40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建设资金压力,保障项目顺利完工,推动企业按计划进入试生产阶段,为后续实现达产达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枣庄银行负责该项目的客户经理杨小飞告诉记者:“银行也有放贷的标准,要看企业有没有真实的贷款意愿,有没有真实的身份,有没有真实的资金用途。像这种首贷,我们也要看企业的建设情况、生产订单等。”有了工作专班的精准对接,在不违背银行贷款条件的前提下,银行也能精准扶持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
让惠于企,助外贸企业渡“时艰”
2014年,作为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山东正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枣庄。这是一家集中高端纱线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外贸企业,产品远销印度、韩国、意大利、土耳其等亚欧国家,成为全球一线知名纺织企业的战略供应商。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市场持续萎缩,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作为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有效抵押品,还面临企业贷款审批趋严、债券发行门槛高等问题,融资成本不断上升,资金链长期紧绷。
枣庄市中专班在“千企万户大走访”中,了解到该企业面临的难题,第一时间启动“联合会诊”,主动靠前服务。组织银行机构、企业多次召开专项对接会,一方面细致梳理企业经营状况、技术优势及未来发展规划,向银行全面传递企业良好发展前景;另一方面积极倾听银行信贷审批诉求,协助企业补充完善相关材料,推动银企双方精准对接。“今年7月份,枣庄银行为我们落实9000万元授信额度,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作为浙江的企业,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了枣庄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对企业的帮扶。”山东正凯新材料生产负责人丁昌进告诉记者。
此外,专班还积极推动枣庄银行在原有贷款利率基础上下调150个基点,按当前利率水平计算,每年可帮助企业减少近135万元利息支出。融资成本的降低不仅为企业节省了财务成本,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更彰显了枣庄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专班搭平台,消费由“不振”到提振
银行贷款难,小微企业融资难。如何打破信息不对称、把两方面的需求都达成?工作专班作为中间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几年生意难做,轻易也不怎么贷款。但是也有个客观情况,进货期一到就占用几百万资金,再加上房租、人员工资,我们压力也很大。”某品牌电动车经销商魏城里告诉记者。他提到之前有位枣庄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找上门来,问是否需要贷款?“生意这样清淡,贷什么款?”魏城里心里直犯嘀咕。过了一段时间,客户经理再次来到店里,只字未提贷款的事,告诉了魏城里市民广场计划组织电动车销售展览,问他有无兴趣参加。魏城里更加犯嘀咕:市民广场又不是你家开的,你说做展览就做?
银行的客户经理耐心给魏城里解释,他只要签署《电动车销售参展确认书》并尽可能地跟生产厂商争取优惠政策,剩下的工作就交给银行和工作专班去做。魏城里在确认书上签了字并参加了展销会,得益于销售政策,他销掉了大部分库存,这下补货的资金确实需要银行贷款了。这是发生在枣庄的鲜活案例,反映了融资双方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助推下良性互动共同提振消费。
搭建平台,赋能商户经营发展。经区专班协调,枣庄农商银行峄城支行联合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综合行政执法局、商促局、公安分局等五家单位举办“平安出行绿色未来”电动车安全宣传暨优质商户展销活动,不仅为商户免费提供展位、宣传物料,助力商户精准触达客群,又以便民服务增强消费者黏性和互动,实现安全宣传、商户赋能与客群拓展的多重效果。本次活动期间,参展电动车商户6家,触及客户300余人,实现消费金额逾100万元。目前该支行累计为电动车产业链商户37家办理授信1100万元。
记者从山东金融监管局了解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出以来,山东金融监管局认真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各项工作部署,建立了央地一体、产融协同、上下贯通、高效有力的融资协调机制,确保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建立省市县三级协调机制,成立179个区县专班,建立网格化走访体系,乡镇街道全面摸排,金融供需精准对接。截至9月末,全省(含青岛)已走访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589.85万户,纳入“推荐清单”49.64万户,发放贷款1.84万亿元,走访量、获贷率、发放金额等保持全国前列。创建的“联合会诊”机制着力解决融资难题。对暂不满足授信条件的小微企业,集中部门、人员、时间开展会商辅导,一企一策实行销号管理,形成清单式闭环化的长效机制,目前已开展“联合会诊”1366次,为4422家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已形成十类增信方式,推广辖区互鉴使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逄增凤
协调机制发力,破解“首贷难”
在前期“千企万户大走访”基础上,工作专班通过建立清单精准筛选出存在真实融资需求的企业,并重点关注无贷款记录的初创型企业。针对这批“首贷户”,银行通过整合用水用电、税务、市场监管等多维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实现高效对接,在洞察真实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成本和营销成本。
枣庄市是山东石榴的集中产地,近年来当地将石榴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核心抓手,聚焦产业链延伸与集群打造。在枣庄市市中区的晟达菲尔大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的展厅,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看到了该企业生产的石榴汁产品、核桃露、美式咖啡、奶酪等各种产品。据公司董事长陈坤介绍,这些产品在大润发、盒马超市、友客超市等都在售。“我们的生产线年产可达3万吨,总投资2.6亿元,投产后以NFC无菌冷罐装石榴汁为主营业务,也带动了当地石榴种植户增收。”
据了解,2024年11月,该项目进入投产运营关键节点,因前期建设投入量大,晟达菲尔面临资金短缺困境,项目推进受阻。虽然陈坤有多年果汁产品营销、生产等经验,但晟达菲尔大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作为2024年新成立的公司没有任何贷款记录。枣庄市市中区专班在走访中精准掌握企业融资诉求,主动搭建“政银企”沟通桥梁,推动供需精准匹配。枣庄银行市中管辖行接到专班推送的信息后,高效推进审批流程,迅速为企业授信40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建设资金压力,保障项目顺利完工,推动企业按计划进入试生产阶段,为后续实现达产达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枣庄银行负责该项目的客户经理杨小飞告诉记者:“银行也有放贷的标准,要看企业有没有真实的贷款意愿,有没有真实的身份,有没有真实的资金用途。像这种首贷,我们也要看企业的建设情况、生产订单等。”有了工作专班的精准对接,在不违背银行贷款条件的前提下,银行也能精准扶持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
让惠于企,助外贸企业渡“时艰”
2014年,作为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山东正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枣庄。这是一家集中高端纱线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外贸企业,产品远销印度、韩国、意大利、土耳其等亚欧国家,成为全球一线知名纺织企业的战略供应商。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市场持续萎缩,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作为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有效抵押品,还面临企业贷款审批趋严、债券发行门槛高等问题,融资成本不断上升,资金链长期紧绷。
枣庄市中专班在“千企万户大走访”中,了解到该企业面临的难题,第一时间启动“联合会诊”,主动靠前服务。组织银行机构、企业多次召开专项对接会,一方面细致梳理企业经营状况、技术优势及未来发展规划,向银行全面传递企业良好发展前景;另一方面积极倾听银行信贷审批诉求,协助企业补充完善相关材料,推动银企双方精准对接。“今年7月份,枣庄银行为我们落实9000万元授信额度,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作为浙江的企业,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了枣庄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对企业的帮扶。”山东正凯新材料生产负责人丁昌进告诉记者。
此外,专班还积极推动枣庄银行在原有贷款利率基础上下调150个基点,按当前利率水平计算,每年可帮助企业减少近135万元利息支出。融资成本的降低不仅为企业节省了财务成本,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更彰显了枣庄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专班搭平台,消费由“不振”到提振
银行贷款难,小微企业融资难。如何打破信息不对称、把两方面的需求都达成?工作专班作为中间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几年生意难做,轻易也不怎么贷款。但是也有个客观情况,进货期一到就占用几百万资金,再加上房租、人员工资,我们压力也很大。”某品牌电动车经销商魏城里告诉记者。他提到之前有位枣庄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找上门来,问是否需要贷款?“生意这样清淡,贷什么款?”魏城里心里直犯嘀咕。过了一段时间,客户经理再次来到店里,只字未提贷款的事,告诉了魏城里市民广场计划组织电动车销售展览,问他有无兴趣参加。魏城里更加犯嘀咕:市民广场又不是你家开的,你说做展览就做?
银行的客户经理耐心给魏城里解释,他只要签署《电动车销售参展确认书》并尽可能地跟生产厂商争取优惠政策,剩下的工作就交给银行和工作专班去做。魏城里在确认书上签了字并参加了展销会,得益于销售政策,他销掉了大部分库存,这下补货的资金确实需要银行贷款了。这是发生在枣庄的鲜活案例,反映了融资双方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助推下良性互动共同提振消费。
搭建平台,赋能商户经营发展。经区专班协调,枣庄农商银行峄城支行联合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综合行政执法局、商促局、公安分局等五家单位举办“平安出行绿色未来”电动车安全宣传暨优质商户展销活动,不仅为商户免费提供展位、宣传物料,助力商户精准触达客群,又以便民服务增强消费者黏性和互动,实现安全宣传、商户赋能与客群拓展的多重效果。本次活动期间,参展电动车商户6家,触及客户300余人,实现消费金额逾100万元。目前该支行累计为电动车产业链商户37家办理授信1100万元。
记者从山东金融监管局了解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出以来,山东金融监管局认真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各项工作部署,建立了央地一体、产融协同、上下贯通、高效有力的融资协调机制,确保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建立省市县三级协调机制,成立179个区县专班,建立网格化走访体系,乡镇街道全面摸排,金融供需精准对接。截至9月末,全省(含青岛)已走访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589.85万户,纳入“推荐清单”49.64万户,发放贷款1.84万亿元,走访量、获贷率、发放金额等保持全国前列。创建的“联合会诊”机制着力解决融资难题。对暂不满足授信条件的小微企业,集中部门、人员、时间开展会商辅导,一企一策实行销号管理,形成清单式闭环化的长效机制,目前已开展“联合会诊”1366次,为4422家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已形成十类增信方式,推广辖区互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