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亚冠切磋不稀罕,中超争冠给谁看?

        成都蓉城0:2输给柔佛DT,上海海港0:2不敌町田泽维亚,亚冠第三轮刚一开打,中超率先亮相的两支球队就遭遇了闭门羹。作为中超目前排名前两名的球队,海港和成都都是主场作战,却均吞下两球失利的结果,这的确不太能够让人接受。
  
  这两场输球的根本原因都很明显:中超还剩最后三轮的较量,海港、成都、申花三队在积分榜前三位紧咬,关键时间点,谁都不敢生出半点意外,只能派出轮换阵容出战,让主力球员全身心准备周末的中超比赛。
  
  “到底是中超重要,还是亚冠重要?”“如果中超球队总是这么踢亚冠,下赛季直接一个名额不要算了!”在中超球队轮换打亚冠成为常态后,球迷们相继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的确,作为当前亚洲最高水准的俱乐部赛事,亚冠的意义不仅限于一项职业赛事。在国足长期处于颓势的今天,亚冠是中超球队取得成绩的最好渠道,尤其是日韩顶级球员大多旅欧的情况下,中超球队配备外援,尽管对比日韩球队仍存在差距,但也具备了掰手腕的可能性。
  
  在过往几个赛季,的确有中超球队存在这一想法。上赛季泰山队就曾为打好与横滨水手的亚冠淘汰赛,直接在“京鲁大战”中大规模轮换球员;而在本赛季亚冠初期,成都实际上也基本是用主力阵容在应对。
  
  但这一选择也存在前提:泰山队去年和横滨踢亚冠淘汰赛时,中超赛程才刚开始,球队还不到非得全力冲刺中超的地步;而在本赛季,成都蓉城一度位居积分榜首,之所以能够全主力踢亚冠,也是徐正源自信球队可以维持住这个优势,但在成都被浙江队阻击后,球队已经在积分榜上落后,徐正源尽管有想法,但再也没有勇气去全力打亚冠了。

  不能总用圣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中超球队是俱乐部而非国家队,有着自己的规划和目标,亚冠打好了固然光荣,但以中超球队的实力,基本上能打到东亚四强就算是巨大成功;此外,若是因为亚冠丢了中超的成绩,这一年落了个什么都不是,无论是球队管理层、主教练还是球员,都很难去承担这个风险。
  
  况且,就算你亚冠打好了,也只是被舆论短暂肯定一下;但当你因亚冠而联赛崩盘时,需要面对的却是舆论长达数月的嘲讽。从中超参赛亚冠近几个赛季的总体历史来看,这基本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很多球队也因此在亚冠走个过场,简单意思下就完事。从这点出发,联赛必须针对亚冠赛制的改革,进行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中超球队能够在这条战线上不至于“负重前行”,不然那些本就不重视亚冠的球队更不重视,原本重视亚冠的球队,也不得不开始不重视。

  回到我们之前说的。亚冠是亚洲层面最高水平的俱乐部比赛,在目前国足热身赛对手质量偏低,球队又缺乏世界大赛机会的情况下,亚冠是本土球员为数不多的练兵场。且不说与日韩这些本土名将的切磋,若是能够打到东西亚混战那一步,碰上了欧冠班底的沙特球队,双方真刀真枪来上一场,尽管最终结果可能不好看,但也能让球员实打实开下眼界,这可是多少钱都买不了的东西。
  
  换句话说,理论上俱乐部并没有强制为国足练兵的义务,但足球的本质在于争取胜利,提升自己;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如此自娱自乐的中国足球,大可不必出现在任何洲际、国际比赛的赛场上。
  
  我们无法苛求每支中超球队都成为亚冠的“孤勇者”,但若连“全力以赴”的勇气都没有,那中超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影罢了。毕竟,真正的强大从不是靠“保”出来的,而是靠“拼”出来的。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