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科技赋能!“黄金果”变“富民果”

这里首批5000斤优质酥梨已采摘入库,将售往全国
山东唐荷堂生态农场的山农酥梨种植基地四年龄梨树迎来盛果期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金秋十月,山东唐荷堂生态农场的山农酥梨种植基地四年龄梨树迎来盛果期。放眼望去,累累硕果缀满枝头,金黄饱满的酥梨在秋阳下泛着诱人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一幅科技兴农、产业丰收的动人图景在历城大地铺展开来。

  “山农酥梨酥脆无渣、蜜甜多汁,咬一口汁水四溢!”基地负责人随手切开一颗山农酥梨向大家展示。作为山东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科技结晶,山农酥梨以其独特口感与高品质迅速打开市场。得益于历城区农业农村局打造的“政府引导+科技支撑”模式,基地全程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站等智慧农业装备,精准调控梨树生长环境,确保每颗果实都达到最佳品质,亩均产值较传统作物提升3倍以上。丰收时节,首批5000斤优质酥梨已采摘入库,将通过线下批发、零售、线上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销售到全国各地。
  
  从100亩示范园起步,济南市历城区未来三年山农酥梨种植规模将扩展至千亩。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将村民紧密嵌入产业链条,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增长”、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预计带动周边12个村集体增收18万元,创造季节性岗位150余个。
  
  这颗凝聚科技基因的“泉城明珠”,正以蓬勃产业活力为历城乡村振兴注入加速度,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