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今年涨幅超70%,表现胜过黄金

这种贵金属为何价格暴涨?

        今年以来,贵金属行情强劲,黄金价格频频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被称为“穷人的黄金”“黄金平替”的白银,价格也在持续上涨。10月9日,现货白银价格突破50美元/盎司,为历史首次。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白银10月17日价格一度触及每盎司53.765美元,较今年1月2日价格29.985美元累计上涨超过70%,表现胜过黄金。白银价格高涨也引爆了银条投资市场。

  实探市场:需求量大要预约

  10月11日午间,有记者来到国内交易量最大的珠宝专业交易市场深圳水贝市场,随机走访市场内的数家银店,发现售卖银饰的店很多,但是有现货银条的店非常少。
  
  某银店工作人员王云(化名)介绍,“如果客户只要几块1000克的银条,数量不多,可以现货拿走,价格为12.82元或者13.82元每克。如果要上百上千块银条,那么就需要排队预订,现在排队大概1个月。”

  “有现货银条卖的,实际上很少,预订也有风险,得相信商家不会跑路,因此还是当面交易买现货最好。”王云坦言,这是因为银料紧俏,现在没货。
  
  在某社交平台上,有投资者前几日表示,在某网络平台购买银条缺货。记者进入该平台相关购买界面发现,200克和500克商品库存均显示为0件,1000克显示库存有36件;当10月18日,记者再次进入该平台白银专区的购买界面时,发现所有商品均已售罄。对此,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该小程序的客服:“500克的商品什么时候上货?”客服称:“白银现在非常缺货。”
  
  不过,记者也随机询问一些电商平台上卖银条的商家,发现货源充足。商家表示预订次日就能发货。

  我国白银基本供需情况如何?

  作为重要的工业金属和贵金属,我国的白银储量如何?基本的供需情况怎么样?
  
  我国白银储量位居全球前五之列,约占全球白银总储量11%,共有1500多个银矿,其中2018年探明的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双尖子山矿区银铅矿,被世界白银协会认定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大银矿。不过,我国银矿的资源禀赋不佳,矿石中有用物质的含量较低。
  
  目前我国白银供给主要是来自矿端和回收。2024年,我国白银的矿端产量为3426吨,回收量为1233吨。随着银应用领域的不断增长,目前国内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进口银矿产品和其他精矿来补充缺口。
  
  在我国,白银消费中工业需求驱动更为明显,2024年,我国白银总消费9428吨,工业需求量就达到8567吨,其中电气与电子领域占比较大,需求量达6577吨。

  此轮行情还能延续多久?

  面对白银等贵金属暴涨,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董耀徽表示,近期,黄金和白银价格的上涨,既有全球宏观层面的推动,也有中国市场因素的影响。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全球经济与地缘风险推升避险需求;美元走弱、实际利率下行,支撑了黄金等贵金属的投资价值;全球央行购金热潮;贵金属作为抗通胀工具,受到全球资金青睐。
  
  广发期货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叶倩宁指出,白银前期上涨的步伐略落后于黄金,这是由于白银自身存在工业属性,前期受到工业品价格疲软的拖累。9月以来,实物交割需求大增,但COMEX白银仓单库增加有限,伦敦白银租赁利率等显著走高反映实物需求偏紧。在市场总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当资金流向白银衍生品市场,容易出现类似逼空行情,驱动银价大幅走强。此外,随着国内“反内卷”政策在各个行业不断深化,有色金属等价格普涨也提振了银价。
  
  董耀徽坦言,需要注意的是,若全球通胀快速下降、美元再度走强或者地缘风险明显缓解,都会削弱贵金属的避险需求,从而带来阶段性调整。
  
  叶倩宁指出,今年以来贵金属的累计涨幅均超过40%,对比历史上大牛市年内超过100%涨幅仍有相当一段距离。从周期来看,在美联储转向宽松叠加美元信用长期走弱的“逆全球化”背景下,贵金属作为“硬通货”能较好替代美元成为外汇储备,价值仍有持续上行空间。但短期价格可能面临超买,在不确定风险落地后,多头止盈带来短暂的回调,需要关注重要宏观事件的时点。
  
  面对贵金属行情上涨,今年以来,上海黄金交易所已多次发布贵金属风险警示。
  
  比如10月1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关于做好近期市场风险控制工作的通知》,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此前在6月9日和5月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发布过类似的通知。

  ◎本版稿件均据央广网微信公众号

  【聚焦】
  
  金价这么高,到底谁在买?
  
  即便金价接连攀升,年轻消费者的购金热情依旧不减。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年轻群体金饰拥有率显著提升。《2025中国金饰零售市场洞察》提到,18—24岁消费者的金饰拥有率高达62%,5年前仅为37%。
  
  有消费者指出,购金是“给自己的‘双节’礼物”。“以前觉得黄金老气,现在设计不一样了,这款2克多的游戏IP主题吊坠,搭卫衣毛衣都合适。”“最近看金价一直涨,把闲钱换成喜欢的黄金款式挺好的。以后要是金价再涨,也相当于攒了笔钱,就像‘消费又储蓄’。”

  “现在最受欢迎的是1-3克的小件金饰。”北京天雅珠宝城销售人员指着柜台里的联名款介绍。
  
  记者注意到,这些小巧精致的金饰往往采用“一口价”销售,打破了传统“按克计价”的模式,是时下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型。
  
  国信证券在报告中称,黄金饰品消费自去年以来出现显著新趋势,高毛利“一口价”产品占比提升。如周大福2025财年“一口价”黄金产品营业额同比增长105.5%;六福集团2025财年黄金及定价黄金类毛利率27%,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业绩受益于金价上涨及“一口价”黄金饰品占比提升。
  
  从形式来看,IP联名、古法工艺黄金的持续爆火,撑起了黄金饰品的高溢价。
  
  在北京中海大吉巷某黄金品牌门店,“双节”期间,三丽鸥联名黄金饰品被摆放在门口的最显眼处,前来询价的消费者络绎不绝。销售人员为记者展示的多款单品中,有的折算成克价比当日金价高880元。
  
  古法黄金同样受到青睐。世界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古法金饰品自2019年起便迎来市场爆发期,并在过去五年中持续增长。到2023年,古法金饰品在国内金饰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已达到35%,成为仅次于普通足金饰品的第二大黄金饰品子品类。
  
  比如靠“古法工艺”“中式审美”出圈的老铺黄金,即便今年2月、8月两次涨价,消费者依然“买账”。北京SKP商场老铺黄金专柜销售人员小周介绍,单品价格多在1万至6万元之间,根据工艺和结合材料的不同,换算成克价约在1200到1700元,小克重产品单克的价格甚至超过2000元。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IP消费人群毕竟小众,且热度“来得快凉得也快”,一旦绑定的IP降温,联名黄金价值也会缩水。此外,黄金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货币属性让消费者习惯“按克计价”,“IP+黄金”的经营模式仍有待长期检验。

  “双节”热潮退去,但消费理念的变化与行业创新仍在持续。对黄金品牌而言,如何在金价波动中抓住年轻人需求、构建可持续盈利模式,仍是需要回答的课题。